[实用新型]一种明框玻璃幕墙的框架及应用其的玻璃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8201.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0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明;陈明出;冉启件;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成城创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E04B1/68 |
代理公司: | 44439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连接件 立柱 明框玻璃幕墙 本实用新型 安装位 弹性件 框架取代 立柱连接 连接方式 幕墙横梁 闭腔 伸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明框玻璃幕墙的框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立柱内的安装位,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横梁内的安装位,所述连接件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立柱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将横梁与两个所述立柱固定连接。该框架取代传统幕墙横梁与立柱的连接方式,采用闭腔横梁的方式,将横梁利用弹性件和连接件固定于立柱上,安装更为简便。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应用上述框架的明框玻璃幕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明框玻璃幕墙的框架及应用其的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明框玻璃幕墙的安装方法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目前建筑幕墙施工采用的横梁立柱连接安装系统一般采用角码或其他转接件,利用自攻螺钉或对穿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时需要先在立柱上开好孔,将角码或连接件用自攻螺钉或对穿螺栓安装在立柱上,然后把横梁支撑固定在角码或连接件上,横梁大部分采用开腔或半开腔形式,固定了横梁后需再安装横梁扣盖,另外考虑到幕墙的美观性,横梁立柱的接口位还需进行封边处理,安装工序较为复杂,横梁受力不均匀,且装饰效果差。
二是玻璃系统的安装固定。现有的操作方法为将玻璃防止在已经组装好的横梁立柱框架内稳定后,在玻璃或横梁立柱接缝处塞泡沫棒,然后于玻璃四周非打胶位置贴美纹纸,然后用密封胶在接缝处进行打胶密封,待密封胶固化后再撕掉美纹纸,清理多余胶边,明框玻璃幕墙还需安装压板以及外扣盖。
现代项目大都是高层建筑,以上两个系统的操作方法都说明了目前的幕墙施工工序繁琐,加上高空作业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施工时间及成本,幕墙美观性以及安装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引发各种问题。
如图1和图2,是现有的明框玻璃幕墙的结构,其横梁为开口横梁,结构的受力、抗扭矩能力差,其并且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其连接方式复杂,需要多个螺栓或螺丝固定,安装效率低。并且,在横梁开口拼缝有翅尾现象,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框玻璃幕墙的安装结构,采用闭腔横梁系统取代传统幕墙横梁立柱连接的安装系统,结构简单,安装工序简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明框玻璃幕墙的框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立柱内的安装位,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横梁内的安装位,所述连接件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将横梁与两个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横梁内并抵接所述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的弹性行程为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立柱内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连接件的位于所述横梁内的一端与弹簧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弹销。
优选地,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还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明框玻璃幕墙的框架,取代传统幕墙横梁与立柱的连接方式,该框架中横梁采用闭腔形式利用弹性件和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在安装时,将弹性连接件放入横梁内的安装位,只需要把横梁从立柱外侧向内推到指定位置,连接件自动弹出并伸入立柱内的安装位,将横梁与立柱卡死。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采用上述框架的明框玻璃幕墙,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明框玻璃幕墙,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的框架及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框架固定安装于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成城创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成城创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8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