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0069.9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7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柯桥区大越山农有机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翻炒 扁形茶炒制机 本实用新型 驱动机构 往复机构 茶叶 上端 来回摆动 人工手动 生产效率 进料口 人工的 支撑脚 侧壁 炒板 炒锅 炒制 内壁 下端 电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脚,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炒锅,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往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往复机构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翻炒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电机驱使炒板来回摆动,实现对茶叶进行翻炒,可以减少人工手动翻炒,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且能够加快茶叶的炒制速度,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炒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将新鲜的茶叶进行炒制,传统的茶叶炒制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手动翻炒茶叶,对茶叶进行炒制,这样的炒制方式增加人工的工作强度,且茶叶的炒制速度慢,影响茶叶的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其通过电机驱使炒板来回摆动,实现对茶叶进行翻炒,可以减少人工手动翻炒,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且能够加快茶叶的炒制速度,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脚,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炒锅,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往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往复机构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与往复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上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凸轮。
优选地,所述往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壳体侧壁上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与凸轮相抵连接,所述齿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杆的下端贯穿固定板,所述滑杆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板的下端和固定板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板相啮合,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炒板。
优选地,多个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套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往复机构,通过电机驱使凸轮转动,利用凸轮与弹簧的配合使齿条板可以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齿轮进行往复正反转动;
2、通过设置翻炒机构,由于齿轮进行往复正反转动,使转轴可以往复正反转动,通过连接杆使炒板进行来回摆动,从而可以对茶叶进行翻炒,减少人工手动翻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柯桥区大越山农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未经绍兴市柯桥区大越山农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0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