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直下式平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0120.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武;马方堃;汪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厦门恩耐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6 | 分类号: | F21S8/06;F21V17/10;F21V17/12;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壳 扩散板 所在平面 限位 直下式平板灯 容置槽 窄边 垂直 本实用新型 平板灯结构 产品安装 相向延伸 向下延伸 抵接 容置 平行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直下式平板灯,包括扩散板及灯壳;所述灯壳的两侧沿垂直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的方向向下延伸出两个端面形成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扩散板;所述端面沿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相向延伸出第一限位窄边,所述扩散板插入所述容置槽并抵接所述第一限位窄边,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壳在垂直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方向相互限位。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简化平板灯结构的同时,降低产品安装工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是指一种LED直下式平板灯。
背景技术
传统结构的直下式平板灯通过多个螺丝固定灯壳与扩散板,这样的结构要求灯壳结构厚重,以承载多个螺孔,往往造成灯具安装麻烦,灯壳边框偏厚,以至于导致制作材料的浪费,以及安装工时长,耗费人力资源,且由于灯壳边框偏厚使平板灯的发光面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直下式平板灯,实现简化平板灯结构的同时,降低产品安装工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直下式平板灯,包括扩散板及灯壳;所述灯壳的两侧沿垂直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的方向向下延伸出两个端面形成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扩散板;所述端面沿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相向延伸出第一限位窄边,所述扩散板插入所述容置槽并抵接所述第一限位窄边,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壳在垂直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方向相互限位。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面沿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相向延伸出第二限位窄边;所述第一限位窄边与第二限位窄边间隔一定距离形成限位腔,所述扩散板插入所述限位腔与所述灯壳相互限位。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光源板;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体由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沿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延伸形成;所述光源板插入所述容置槽,且所述光源板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限位件。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具体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及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第三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具体为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沿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方向向两边相背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台、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件具体为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沿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台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三限位台;所述第三限位件具体为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沿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台方向延伸形成的第四限位台。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板包括第一光源板、第二光源板;所述第一光源板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台与第三限位台;所述第二光源板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台与第四限位台。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端面相对的一侧均延伸设置出螺孔;钣金通过螺钉与螺孔的配合连接锁附于所述灯壳的两个端口。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灯壳的两端还设置有吊绳,用于安装平板灯。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钣金沿平行于所述灯壳的方向还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用于搭接在设置于天花板的钢筋龙骨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直下式平板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窄边及第二限位窄边使所述扩散板的上下两个方向都得到限位,扩散板插入限位腔即可限位,操作简单且灯壳结构亦简单;同时,不要求第一限位窄边与第二限位窄边的宽度,只要可以抵接扩散板的两侧能实现限位功能即可,无需在灯壳的厚度上设置螺孔造成灯壳过厚。另外,设置限位件限位光源板的结构同样使得光源板安装过程简便,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本发明提供的LED直下式平板灯是一种极具经济优势的照明灯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厦门恩耐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厦门恩耐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0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