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软管支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2740.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饶金柱;王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33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软管支架 伸出部 凸起部 弯曲部 汽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拉铆工艺 压铆工艺 软管 安装孔 固定孔 纵梁 汽车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动软管支架及汽车,制动软管支架包括本体部,设有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后设有凹槽,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本体部还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延伸出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伸出部上设有软管安装孔。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制动软管支架同时适用于采用压铆工艺或拉铆工艺的纵梁,比现有的制动软管支架更具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特别涉及一种制动软管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制动软管在汽车中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零部件,用于在汽车制动中传递制动力。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用于固定制动软管支架的纵梁的安装孔螺母普遍采用压铆工艺,现有的制动软管支架的安装孔也是跟压铆工艺匹配的,但如果安装孔所处的位置空间狭小,无法让压铆机的压头进入此时,需要采用拉铆工艺,而现有的制动软管支架无法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软管支架及汽车,无论车身纵梁安装孔螺母采用的是压铆还是拉铆工艺,这种支架都可以实现安装,更具通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软管支架,包括:本体部,设有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后设有凹槽,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本体部还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延伸出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伸出部上设有软管安装孔。
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设有钩爪。
其中,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卡口。
其中,所述卡口和软管安装孔的朝向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弯曲部和本体部之间的夹角为0-30°。
其中,所述凸起部为圆形。
其中,所述凸起部厚度与所述制动软管支架其它部位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软管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动软管支架的第一伸出部上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后方设有凹槽,用于放置纵梁上的拉铆螺母的帽沿,使制动软管支架可以适应拉铆工艺加工的纵梁。此外,凹槽并不会对压铆螺母的安装产生影响,所以本实用新型和现有的制动软管支架相比更具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软管支架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软管支架实施例与纵梁装配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软管支架实施例与采用压铆工艺的纵梁装配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软管支架实施例与采用拉铆工艺的纵梁装配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2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支架
- 下一篇:双腔储气筒及装有双腔储气筒的重型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