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行道用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3002.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2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汤桂勤;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1/22;E03F5/14;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18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缘石 排水孔 雨水口 人行道 本实用新型 过滤组件 车行道 进水 引流 排水结构 排水孔沿 雨水管道 雨水排放 杂质堵塞 便利性 土工布 侧壁 出水 人行 渗水 连通 雨水 贯穿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行道用排水结构,其包括开设在车行道两侧并与雨水管道连通的雨水口,所述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路缘石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路缘石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路缘石并将雨水引流至所述雨水口中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沿所述路缘石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所述排水孔进水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水孔出水端的高度,所述路缘石靠近所述人行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杂质堵塞所述排水孔以及所述雨水口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覆盖在所述排水孔进水端的渗水土工布。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人行道上汇集的雨水排放便利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用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它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人行道在城市里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街道旁均设有人行道。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隔着草地或者树木,而有些地方直接用路缘石加以阻隔。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人行道是水泥制的,砖头和石头也是常用的材料,多用的人行道往往铺有柏油等软度低于水泥的材料。人行道按功能可简单的划分为:路缘石、附属设施功能带、盲道、人行道、退让线五个部分。人行道的下方通常设置有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顶板与人行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碎石垫层,用于提高道路的硬度。
目前,道路透水人行道下采用盲沟收集渗水,盲沟中布设软式透水管,汇集渗水后每隔80m左右通过PE三通接入PE管,雨水再由PE管导入雨水井并通过雨水管道排走。此种排放方式,对盲沟的开挖深度以及人行道的宽度有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行道用排水结构,其具有提高人行道上汇集的雨水排放便利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人行道用排水结构,包括开设在车行道两侧并与雨水管道连通的雨水口,所述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路缘石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路缘石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路缘石并将雨水引流至所述雨水口中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沿所述路缘石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所述排水孔进水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水孔出水端的高度,所述路缘石靠近所述人行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杂质堵塞所述排水孔以及所述雨水口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覆盖在所述排水孔进水端的渗水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路缘石上开设排水孔,使得人行道上聚积的雨水通过排水孔流入车行道一侧的雨水口中,由于雨水口开口较大,便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排入雨水管道中,排水孔靠近人行道一侧的渗水土工布对流入排水孔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堵塞排水孔以及雨水口,排水孔的设置避免了在人形道一侧开设盲沟的费时费力,提高了人行道上雨水排放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土工布的周侧固定连接有一圈环形块,所述环形块靠近所述排水孔一侧的侧壁上以及所述路缘石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拆装所述环形块的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渗水土工布的周侧固定连接环形块,通过环形块与路缘石的可拆卸连接提高清理以及维修渗水土工布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环形块的侧壁上的L形块以及开设在路缘石侧壁上并与L形块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L形块包括一端与环形块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远离环形块的一端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与连接块互相垂直的延伸块,所述第一卡槽槽底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延伸块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L形块插接入第一卡槽内,旋转环形块,从而使L形块上的延伸块插接入第二卡槽内,由于第二卡槽开设于第一卡槽槽底的侧壁上,旋转后的环形块与路缘石紧密连接,从而提高了渗水土工布的稳定性,避免其在雨水的推动力下跑位或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3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田间观光步道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发光地砖的路面警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