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轨电车用混合储能系统及有轨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3115.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彭余;马永健;刘助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53 | 分类号: | B60L50/53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娟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装置 混合储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 地面充电机 接触网 车载充放电装置 辅助逆变器 牵引逆变器 储能系统 能量耗尽 依次连接 受电弓 拥堵 路况 匹配 运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用混合储能系统及有轨电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储能装置、牵引逆变器、车载充放电装置、第二储能装置、辅助逆变器;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地面充电机连接;所述地面充电机与接触网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通过受电弓与所述接触网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类型储能装置的优点,匹配两种类型的负荷,最大限度避免车辆遇到拥堵路况时储能系统能量耗尽对线路运营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一种有轨电车用混合储能系统及有轨电车。
背景技术
现代有轨电车为了满足低地板的要求和城市美观,对其提出了全程无架线运行的要求。车辆上携带储能装置,在全部或者部分车站升弓充电,出站后靠储能装置存储的能量降弓无架线行驶。现有的储能装置分为高功率低能量型(例如:超级电容)和低功率高能量型(例如:化学电池)。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高功率低能量型储能装置,以保障车辆运行所需的实时功率。在遇到拥堵路况时,空调、照明等用电负荷可能导致储能装置能量耗尽,车辆无法行驶也无法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全程无架线中全程的界限指的是在车站以外的全部区域没有架线。在全部或者部分车站内,有用于充电的接触网或者接触轨。
现代有轨电车的轨道叠加铺设在城市公路网上,铁轨嵌入路面,有轨电车与公路车辆混合行驶。在公路出现故障车、事故、拥堵等情况是,有轨电车需要较长时间等待。等待期间,车辆的照明、控制、空调等用电负荷会持续消耗储能装置内存储的能量。
实现全程无架线的技术难点是在有限的车身空间上,安装足够功率和能量的车载储能装置,确保在各种路况条件下,维持车辆的运行和空调等设备的运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有轨电车用混合储能系统及有轨电车,充分发挥两种类型储能装置的优点,匹配两种类型的负荷,最大限度避免车辆遇到拥堵路况时储能系统能量耗尽对线路运营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轨电车用混合储能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储能装置、牵引逆变器、车载充放电装置、第二储能装置、辅助逆变器;所述第一储能装置通过受电弓与所述接触网或接触轨连接。
所述第一储能装置通过接触网或接触轨与地面充电机连接。
所述受电弓与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之间依次接有高速断路器、直流接触器、进线电抗器。
所述牵引逆变器与制动斩波器并联。
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所述牵引逆变器或所述制动斩波器之间并联有滤波电容。
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所述滤波电容之间接有第一预充电电路;所述第一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预充电旁路接触器;所述第一预充电旁路接触器与第一预充电接触器并联,所述第一预充电接触器与预充电电阻串联。
所述斩波器与制动电阻连接。
所述车载充放电装置通过第二预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预充电电路包括第二预充电旁路接触器;所述第二预充电旁路接触器与第二预充电接触器并联,所述第二预充电接触器与预充电电阻串联。
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为高功率低能量储能装置;所述第二储能装置为低功率高能量储能装置。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其采用上述混合储能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类型储能装置的优点,匹配两种类型的负荷,最大限度避免车辆遇到拥堵路况时储能系统能量耗尽对线路运营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3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