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轮机动直梁摩托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3460.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0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轲;杨巍;王宏涛;刘相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4 | 分类号: | B62K11/04;B62K19/20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3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上支承 发动机连接板 侧管 立管 主管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悬挂 摩托车车架 前部 直梁 焊接零部件 对称设置 管状结构 焊接部位 向下弯曲 应力集中 有效载荷 工艺流程 后货架 弯曲处 车架 管子 模态 整车 生产成本 装配 货架 零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机动直梁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主管、上支承管、侧管、发动机悬挂管、发动机连接板组件,所述的主管为中部向下弯曲的管状结构,主管前部焊接有立管,立管下部焊接有发动机悬挂管,主管后部焊接有发动机连接板组件,主管中部弯曲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支承管,每个上支承管的末端均连接有一个侧管,每个侧管的后部与上支承管焊接,前部与发动机连接板组件的中部焊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强度高,焊接零部件少,适宜装配后货架与边货架,同时增加了整车的有效载荷和模态属性,且同时减少了管子上的零部件,减少了焊接部位,减少了应力集中,降低了车架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摩托车技术,具体是一种两轮机动直梁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基本骨架,不仅需要支承所有重要的零部件,还要保证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车架还需承受各系统以及驾驶员的质量和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负荷。因此,摩托车车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也必须轻巧;另外,车架的固有频率也必须设计合理,合理的车架模态可以减少发动机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对操控的灵活性和驾驶的舒适性都会有很很大的帮助。目前,随着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两轮机动直梁摩托车车架存在结构强度不能与新材料匹配,焊接部位过多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需要更新换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两轮机动直梁摩托车车架,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使其具有强度高、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模态性能合理的特点,且能装配后货架与左右边箱货架;通过各细节的优化设计,提升驾乘的舒适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轮机动直梁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主管、上支承管、侧管、发动机悬挂管、发动机连接板组件,所述的主管为中部向下弯曲的管状结构,主管前部焊接有立管,立管下部焊接有发动机悬挂管,主管后部焊接有发动机连接板组件,主管中部弯曲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支承管,每个上支承管的末端均连接有一个侧管,每个侧管的后部与上支承管焊接,前部与发动机连接板组件的中部焊接;所述的立管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A,加强板A前端与立管中部焊接,上端与主管前部焊接,下端与发动机悬挂管上部焊接;所述的发动机悬挂管上部焊接有加强板B,加强板B的上部与立管下部焊接;所述的两个上支承管前部之间还设置有油箱后支承组件并通过油箱支承组件固连;所述的每个上支承管和侧管相连接处的上部均焊接有加强板C,每个上支承管和侧管相连接处的下部均焊接有加强板D,每个上支承管和侧管相连接处的前部均焊接有加强板E。
所述的两侧管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坐垫锁支承组件并通过坐垫锁支承组件固连。
所述的主管其中部弯曲处还设置有后减震支承组件。
所述的每个侧管末端的外侧均焊接有边箱支架支承组件。
所述的主管其两侧与上支承管相连接的部位分别焊接有加强板F。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强度高,焊接零部件少,适宜装配后货架与边货架,同时增加了整车的有效载荷和模态属性,且同时减少了管子上的零部件,减少了焊接部位,减少了应力集中,降低了车架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管,2、主管,3、上支承管,4、侧管,5、发动机悬挂管,6、发动机连接板组件,7、加强板A,8、加强板B,9、加强板C,10、加强板D,11、加强板E,12、后减震支承组件,13、边箱支架支承组件,14、加强板F,15、油箱后支承组件,16、坐垫锁支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3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共享平衡车管理系统
- 下一篇:后叉缩放式折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