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枪三相交流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3745.8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铸新嘉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1022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控制器 三相交流充电桩 以太网接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控制输出端 输入输出端 充电桩 电能计量模块 管理和维护 自动化监测 充电效率 电源装置 三相充电 检修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枪三相交流充电桩,包括MCU单元装置、第一继电控制器、第二继电控制器、以太网接口装置、电能计量模块、CAN接口、RS485接口模块和三相充电电源装置;第一继电控制器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第二继电控制器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以太网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充电效率和质量,能够进行自动化监测管理,减少了人工检修的频率,提高了充电桩管理和维护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充电桩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枪三相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在我国发展迅猛,而其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电桩连接到电网,若电网的电能质量不好时则容易造成充电电压、电流不稳定,降低充电质量和充电效率,严重时还会对汽车电池造成伤害,缩短电池使用寿命。随着充电桩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量的充电桩在长时间地使用过程中,依赖于人工去管理和维护,存在效率差,成本高等问题。
公开号为CN2022314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流充电桩,包括电能计量表计、交流接触器、主控制模块、继电器、信号检测模块、读卡器、显示模块及触摸屏,主控制模块包括ARM嵌入式管理平台、人机界面/接口驱动、通信接口、射频卡交互模块、语音提示模块、计费管理模块,主控制模块通过其人机界面/接口驱动与显示模块及触摸屏连接,通过其射频卡交互模块与读卡器交互,信号检测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设备的状态检测,主控制模块通过RS485与电能计量表通信,主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交流接触器执行电源的送电和断电的动作,该方案主要用于以电作为动力的机动车充电。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现有技术没有解决充电桩充电质量较差,充电效率较低,管理和维护麻烦,成本高,效益低等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枪三相交流充电桩,提高了充电效率和质量,能够进行自动化监测管理,减少了人工去检修的频率,提高了充电桩管理和维护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充电桩的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枪三相交流充电桩,包括MCU单元装置、第一继电控制器、第二继电控制器、以太网接口装置、电能计量模块、CAN接口、RS485接口模块和三相充电电源装置;所述第一继电控制器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控制器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能计量模块的电能计量数据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电能计量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CAN接口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RS485接口模块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三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充电电源装置与MCU单元装置的电源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散热单元装置,所述散热单元装置的输入端与MCU单元装置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设置有温度探头和湿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的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温度数据采集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度探头的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湿度数据采集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显示单元装置,所述显示单元装置的显示数据输入端与MCU单元装置的显示数据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单元装置包括LCD显示器,所述LCD显示器与MCU单元装置的显示数据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单元装置包括散热风扇,在所述散热风扇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MCU单元装置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铸新嘉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铸新嘉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3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