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混合装置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5747.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汤洁;李光武;俞兴平;潘松青;沈波;钱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聚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聚光智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B01F5/02;B0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500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管 第二管道 混合单元 扩散管 流体混合装置 输出端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一管道 一端连接 回流硝化液 空气搅拌 数量相等 运行能耗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缺氧池 溶解氧 射流体 输出 | ||
1.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装置包括: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出端处于混合单元内;
至少一个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
收缩管,所述收缩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管道的一端;所述输出端设置在所述收缩管内,所述输出端的数量与混合单元的数量相等;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径小于所述收缩管和扩散管的内径;
扩散管,所述扩散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沿着从所述输出端出射流体的方向,所述收缩管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扩散管的内径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容器,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
第二容器,所述混合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所述扩散管的底端到第一容器底部的距离大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呈收缩状,锥角为26-32度;出口直径为4-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管的锥角为26-32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管的顶端到第二容器内液面的距离为20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装置进一步包括:
增压单元,所述增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装置进一步包括:
反射体,所述反射体呈正锥形,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且处于所述扩散管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的顶端到所述扩散管的底端的距离为150-400mm。
10.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缺氧池和好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液体搅拌单元,所述液体搅拌单元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流体混合装置;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混合单元设置在所述缺氧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聚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聚光智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聚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聚光智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57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硝态氮制备装置
- 下一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