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6396.5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浩瑞;赵春光;孙克炳;雷文;吴孟敏;邓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多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胡丽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禁系统 机箱 连杆连接 人脸识别 物联网 开门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 底部空腔 访客信息 开门过程 驱动组件 与门 显示屏 服务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包括机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门,机箱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摄像头,机箱的底部空腔中设置有与第一连杆连接的驱动组件,第二连杆一端与门固定,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多数门禁系统在开门过程中,需与服务器确认访客信息,才能开门所导致的开门效率低、维护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门禁系统多应用于小区的进入门,以保证小区的安全进出,比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126826,申请名称为一种门禁系统,其所公开的结构需要将访客信息进行传输至服务器,再经过核实后才能开门,这种开门方式,显然效率低,往往访客堆积到门前了,还迟迟不能开门,且基于通讯模块设置,显然也复杂化了门禁结构,不便于维护。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包括机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门,机箱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摄像头,机箱的底部空腔中设置有与第一连杆连接的驱动组件,第二连杆一端与门固定,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显示屏和摄像头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二维码扫描器、补光灯和键盘,二维码扫描器、补光灯和键盘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旋转电机,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相对位置检测的控制板安装板和电机安装板,所述控制板安装板和电机安装板之间贯穿设置有与齿轮连接的旋转轴,旋转轴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机箱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上套接有直齿圆锥齿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锥型齿轮与直齿圆锥齿轮啮合传动实现直角转向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基于机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门设置以及驱动组件,第二连杆一端与门固定,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利用机械结构方式将门进行打开和关闭,相比较需要通讯、服务器方式,机械结构稳定和可靠,打开效率快。
2、机箱的底部空腔中设置有与第一连杆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仅通过两个连杆就与门连接上,使得当摄像头获取访客信息后,2个连杆的传动机构能快速将驱动组件提供的动力将门打开,效率有所保障,且两个连杆外置于箱体,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中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中驱动组件的结构拆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人脸识别物联网门禁系统的原理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多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多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6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贵重物品自助存取的管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免布线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