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1062.7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7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柏;李艳梅;马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墙 装置箱 污染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出水孔 进水孔 竖直 地下水 下水 活性材料组合 净化效果 内部固定 左右两侧 出水端 监测井 入水端 失活 堵塞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涉及地下水处技术领域,包括装置箱,装置箱左右两端分别设入水端和出水端,并且装置箱中间内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反应墙、第二反应墙和第三反应墙,第一反应墙、第二反应墙和第三反应墙中间内部固定安装有竖直方向的监测井,所述装置箱左右两侧表面中间竖直方向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并且进水孔和出水孔的数量分别为四个。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活性材料组合处理受污染的地下水,净化效果好、易于获取、经济性高,并且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不会出现堵塞现象,材料也不易于失活,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污染修复,即PRB技术,是一种用于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组分的方法。通过可渗透反应墙(PRB)对地下水污染羽进行拦截和修复,可渗透反应墙内的填充材料可根据所要修复的目标污染物而选择材料,如涉及采用零价铁、沸石、活性炭等材料,去除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和锰、铬等,是一种处理环境污染的技术。
现有渗透反应墙只适合于浅层地下水,渗透反应墙不能保证可以完全捕获流经水体内的所有污染物,渗透反应墙的活性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需要定期更换反应介质,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运行成本,而且长期运行还会出现堵塞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箱,装置箱左右两端分别设入水端和出水端,并且装置箱中间内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反应墙、第二反应墙和第三反应墙,第一反应墙、第二反应墙和第三反应墙中间内部固定安装有竖直方向的监测井,所述装置箱左右两侧表面中间竖直方向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并且进水孔和出水孔的数量分别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箱底部箱体中间水平方向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排水孔通过第一反应墙、第二反应墙和第三反应墙进行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箱前表面箱体竖直方向设有取样孔,取样孔为四列,每一列取样孔的数量为四个,并且每一列取样孔通过第一反应墙、第二反应墙和第三反应墙进行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反应墙、第二反应墙和第三反应墙左右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有机玻璃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有机玻璃板表面设有板孔,并且有机玻璃板表面粘有玻纤纱网,玻纤纱网的孔径小于板孔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通过多种活性材料组合处理受污染的地下水,净化效果好、易于获取、经济性高,并且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不会出现堵塞现象,材料也不易于失活,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中有机玻璃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一级反应墙、2-二级反应墙、3-三级反应墙、4-监测井、5-进水孔、6-取样孔、7-出水孔、8-排水孔、9-有机玻璃板、10-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1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