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处及资源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2605.7 | 申请日: | 201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成琛;齐永红;巢志理;武思拓;田磊;蒋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盐废水 煤化工 酸碱 零排放 资源化处理系统 双极膜电渗析 零排 纳滤 去除 制备 双极膜电渗析系统 浓缩 清洁生产工艺 本实用新型 资源化回收 资源化循环 过滤单元 离子交换 生产利用 低成本 二价盐 反渗透 浓盐水 微碱性 盐处理 沉降 回调 一价 软化 盐水 水体 再生 应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处及资源化处理系统,实现了对煤化工高盐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及资源化回收利用酸碱产物,将传统高代价的零排放技术提升低成本的资源型清洁生产工艺系统。将高盐废水首先进行双碱高密度池除硬,其中碱的来源于经过纳滤分盐后,纯化的盐水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酸碱技术,经过沉降后的水体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产出的酸进行回调PH,使之保持微碱性,然后再经过过滤单元进一步去除杂质后进入离子交换进一步去除总硬,随后通过反渗透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浓盐水再进入纳滤进行分盐处理,而一价与二价盐分别再进入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制备酸碱,为双碱软化及其他生产(再生、化洗、调PH)应用供应酸碱。通过这些单元之间的相互合理组合,从而全面实现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循环生产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处及资源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化工高盐废水的零排放起初只是牵扯到水的零排放,就目前相应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但在水实现零排放后,其中的结晶盐经历了焚烧、堆放或者填埋处理阶段后,如今则为产出工业级别的盐成品,但却未有相应标准规范,企业也只是一味的使得产出的工业级别的盐纯度越高越好,尽量远离所谓“固废”的范畴,但长期如此难免会使得环境压力及企业自身压力加大,产出工业级别的盐成品面临无处可销的处境,再加上国家逐步要求产盐也须做到相应的资源化,因此,如何在满足废水零排放的同时实现产盐资源化才是解决限制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处及资源化处理系统,实现了对煤化工高盐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及资源化回收利用酸碱产物,将传统高代价的零排放技术提升低成本的资源型清洁生产工艺系统。将高盐废水首先进行双碱高密度池除硬,其中碱的来源于经过纳滤分盐后,纯化的盐水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酸碱技术,经过沉降后的水体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产出的酸进行回调PH,使之保持微碱性,然后再经过过滤单元进一步去除杂质后进入离子交换进一步去除总硬,随后通过反渗透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浓盐水再进入纳滤进行分盐处理,而一价与二价盐分别再进入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制备酸碱,为双碱软化及其他生产(再生、化洗、调PH)应用供应酸碱。通过这些单元之间的相互合理组合,从而全面实现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循环生产利用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处及资源化处理系统,原水管路,原水管路、双碱除硬单元、过滤单元、离子交换单元、膜浓缩单元、分盐单元、酸碱制备单元依次顺序连接,酸碱制备单元分三路,一路联通双碱除硬单元进口,一路联通双碱除硬单元出口,另一路连接回用管路。
所述的双碱除硬单元为高密度池装置,其出水总硬可达5mg/L。
所述的过滤单元为多介质与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浊度≤0.2NTU。
所述的离子交换单元为钠床与螯床组合工艺,出水总硬≤0.04mg/L。
所述的膜浓缩单元为反渗透装置,其回收率可达75%。
所述的分盐单元为纳滤装置,可将盐份中氯化钠纯度提升至99%,硫酸钠纯度为95%。
所述的酸碱制备单元为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所制备酸、碱浓度均可达4%,直接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彻底实现了产盐的资源化回收利用,达到零排放及资源化要求。所制备酸碱回用后至少可降低日常运行费用总体的1/3;
2)通过对盐分重组利用后,产生的脱盐淡化水若有必要,则可直接进行相应生化处理脱除COD,减少TDS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3)系统装置单元衔接性合理且较强,总体投资低、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未经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2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湍流电化学废水处理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解法用生活污水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