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自动升降扰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4052.9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国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板 电动导轨 支撑杆 距离传感器 控制装置 滑子 速度传感器 铰接连接 自动升降 电池盒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纵向空间 嵌入 汽车 占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自动升降扰流板,包括下扰流板、上扰流板、电池盒和控制装置,所述下扰流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的滑子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动导轨的滑子和上扰流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二电动导轨的滑子和上扰流板铰接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上扰流板下方,所述电池盒和控制装置均嵌入于下扰流板设置,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汽车自动升降扰流板占据较少的纵向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升降扰流板。
背景技术
汽车的扰流板是指在车尾上方安装的附加板,也称为汽车尾翼,扰流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如果车尾的升力比车头的升力大,就易导致车子转向过多、后轮抓地力减小、高速稳定性差。
升力与风阻一样,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在时速120公里的升力,是时速60公里的4倍,是时速40公里的9倍。因此行驶速度较高的汽车,如高级轿车和跑车,一般都装有扰流板。
自动升降扰流板是目前高端汽车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目前的自动升降扰流板的结构常常采用伸缩杆进行升降,需要占据较大的纵向空间,安装于具有后备箱的车型上适用性差,容易占据后备箱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据较少的纵向空间的汽车自动升降扰流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自动升降扰流板,包括下扰流板、上扰流板、电池盒和控制装置,所述下扰流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的滑子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动导轨的滑子和上扰流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二电动导轨的滑子和上扰流板铰接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上扰流板下方,所述电池盒和控制装置均嵌入于下扰流板设置,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均与电池盒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扰流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相配对的第一嵌入槽、第二嵌入槽、第三嵌入槽和第四嵌入槽,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第一嵌入槽、第二嵌入槽、第三嵌入槽和第四嵌入槽内,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距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嵌入槽、第二嵌入槽、第三嵌入槽和第四嵌入槽的槽底粘合,通过采用了大量的嵌入式的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的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上扰流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翼端板和右翼端板,所述左翼端板和右翼端板分别与上扰流板的两端螺栓连接,左翼端板和右翼端板连接稳定,拆装简单,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而选装,拆装灵活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外表面均为镀钛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采用了中空的设计,重量轻盈。
作为优选,所述下扰流板背面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与下扰流板为一体式设置,所述连接螺栓设置有三个,所述连接螺栓呈三角状分布,通过在下扰流板背面设置有连接螺栓,可以方便使用者将下扰流板与汽车的后备箱盖连接,而且采用了连接螺栓呈三角状分布方式,连接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的滑子和上扰流板均通过第一铰链与第一支撑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电动导轨的滑子和上扰流板均通过第二铰链与第二支撑杆铰接连接,铰接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国,未经张荣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4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扰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