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保留升支后缘的口内操作的下颌骨升支区分体式截骨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5391.9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明;孙坚;李军;白石柱;王慧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板 截骨 下颌骨升支 后缘 孔位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钛板 医疗技术领域 手术过程 打孔 固定的 下颌骨 相对面 再利用 保留 就位 搭接 前移 前缘 垂直 显露 重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保留升支后缘的口内操作的下颌骨升支区分体式截骨导板,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孔位,所述第二导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孔位,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二导板的相对面互相搭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先通过容易显露的升支前缘进行第一导板的固定,进行截骨操作,截骨后,升支后缘前移,再利用第二导板打孔,作为钛板固定的孔位,实现在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的手术过程中,能够经口内进行下颌骨升支截骨及钛板就位,有助于实现经口内入路的下颌骨精确重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留升支后缘的口内操作的下颌骨升支区分体式截骨导板。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辅助外科的应用,为精确构筑理想的新下颌骨形态,恢复原有功能提供了可能。虚拟手术计划可帮助医师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演练和预测手术效果;并根据模拟结果打印三维模型、预弯钛板及制作各种截骨和塑形导板,以确保医师在实际手术中重复VSP的过程,从而帮助医师完成精确的颅颌面骨切除和重建手术。外科导板及预弯钛板是虚拟手术计划在手术过程中的直接体现。因此,导板及预弯钛板的精确就位是虚拟手术计划在术中能否精确实施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3D打印外科导板主要通过对下颌骨的表面形态和解剖标志进行贴合就位,来完成颌骨截骨位置的确定,容易移动偏斜,误差较大。另外,术前预弯的钛板,也是通过余留颌骨的表面解剖标志来引导钛板就位,同样存在较大误差。人的咬合系统相当精密,颌骨重建的微小误差都有可能造成术后患者咬合功能紊乱,造成生活质量下降。
目前的截骨导板存在固位精确度差,且整体体积较大,口内操作时难以经口内就位。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适用于口内操作行下颌骨肿瘤切除和重建的导板,专利号CN107951538A公开了一种能同时引导进行下颌骨节段切除与预成形重建钛板定位的外科导板,有助于准确恢复咬合关系并维持髁突位置的稳定,提高了手术精度。但该导板体积较大,无法用于口内操作。
与口外操作不同,口内操作行下颌骨升支截骨时,由于唇颊等软组织的遮挡,手术视野及操作受限,难以像口外截骨时可以直视无障碍的行截骨及钛板打孔固位等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保留升支后缘的口内操作的下颌骨升支区分体式截骨导板,具有方便口内操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保留升支后缘的口内操作的下颌骨升支区分体式截骨导板,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孔位,所述第二导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孔位,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二导板的相对面互相搭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位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孔位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二导板的相对面均为截骨槽,且所述第一导板的截骨槽和所述第二导板的截骨槽的形状互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先通过容易显露的升支前缘进行第一导板的固定,进行截骨操作,截骨后,升支后缘前移,再利用第二导板打孔,作为钛板固定的孔位,实现在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的手术过程中,能够经口内进行下颌骨升支截骨及钛板就位,有助于实现经口内入路的下颌骨精确重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板;2、第一孔位;3、第二导板;4、第二孔位;5、截骨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5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股骨钻
- 下一篇: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冲击波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