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5968.6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帮华;金元;郑健;肖水波;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中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F16D65/847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板 制动盘 散热筋条 高效率 散热筋 固连 磨损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 同轴线设置 环形凹槽 径向设置 汽车制动 散热效率 轴线间隔 长条状 同轴线 外侧面 圆板状 散热 标示 通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制动盘散热慢的问题。本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包括均呈圆板状的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所述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同轴线设置,所述制动盘还包括数个均呈长条状的散热筋条,所述散热筋条均沿所述制动板一的径向设置,数个散热筋条绕所述制动板一的轴线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散热筋条之间均形成供通风的通道,数个所述散热筋条的一侧均与所述制动板一固连,另一侧均与所述制动板二固连,所述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的外侧面均同轴线地开设有用于标示磨损极限位置的环形凹槽。本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动盘,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保有量正在日渐增加。其中,制动系统是汽车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保障。
目前的制动形式主要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其原理均是由固定不旋转的部分以一定的力量压迫与车轮一同旋转的部分,从而强制车轮制动。以盘式制动器为例,其制动盘采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可随着车轮一起转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可由分泵提供动力驱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并发生摩擦制动。在此制动过程中,利用了摩擦力将车轮和制动盘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如果制动盘处的散热越快,则制动效果越理想。因此,一种能快速散热的制动盘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制动盘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包括均呈圆板状的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所述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同轴线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还包括数个均呈长条状的散热筋条,所述散热筋条均沿所述制动板一的径向设置,数个散热筋条绕所述制动板一的轴线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散热筋条之间均形成供通风的通道,数个所述散热筋条的一侧均与所述制动板一固连,另一侧均与所述制动板二固连,所述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的外侧面均同轴线地开设有用于标示磨损极限位置的环形凹槽。
本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通过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之间的散热筋条的间隔分布,不仅为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之间提供了支撑的强度,也使得制动盘的热量能随着空气自通道处流出而更快地散出,提高了制动盘的散热效率。环形凹槽的开设用于表示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的磨损极限位置,保证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工作的可靠性。
在上述的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中,所述散热筋条包括均呈长条状的筋条一和筋条二,所述筋条一和筋条二均沿所述制动板一的径向设置且两者绕所述制动板一的轴线交替分布,所述筋条一的内端端部与所述制动板一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筋条二内端端部与制动板一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使得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发生转动时,其内侧自轴线到散热筋条之间的距离保持大小的交替变化,能更好地扰动空气,提高散热效率。
在上述的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中,所述筋条一的长度大于所述筋条二的长度。
在上述的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中,所述制动板一和/或制动板二的外侧还开设有凹入的配重凹槽。根据实际生产条件的不同,制动盘的质量分布可能存在差异,通过配重凹槽的设置可保证制动盘转动时的动态平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通过长短不同的散热筋条的间隔交替分布,不仅为制动板一和制动板二之间提供了支撑的强度,且在制动盘转动时更好地扰动空气流动,使得制动盘的热量通过空气流动更快地散出,提高了制动盘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具有高效率散热筋及通道的制动盘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中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中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5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