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电力电缆隧道作业人员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8614.7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8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景;穆昭玺;王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隧道 人员保护系统 无线射频技术 监控中心 无线射频网络 无线通信网络 本实用新型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电力电缆隧道作业人员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RFID施工卡、RFID阅读器和监控中心;RIFD施工卡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与RFID阅读器相连,RFID阅读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监控中心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电缆隧道中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电力电缆隧道作业人员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和电网建设的发展,像蜘蛛网般的配电架空线路和杆塔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城市有限空间、环境美观程度的要求.电力电缆的应用日益增加,电缆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电网建设主力军。目前电缆敷设采取的形式主要有直埋、排管、电缆沟以及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凭借着不占用地面空间,可多线路敷设,受环境气候影响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电缆隧道线路敷设、维护、检修等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电缆隧道内作业人员的作业管理已经迫在眉睫。但是,电缆的敷设、维护、检修属于地下作业,存在照明光线暗,通讯信号差,自然通风不良,火灾隐患多等特点,作业人员在隧道内的位置信息采集困难,当前隧道内的作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实时监管:很多电缆隧道深度在地下十几米到几十米,长度长,通讯信号差,工人在隧道下作业,管理人员无法确知地下作业人员当前位置,作业进度以及安全情况。
2)缺乏有效的出入管理:在大型电缆隧道内,往往每隔几十米会有一个出入口,另外隧道内敷设、维护、检修等工作经常存在多人同时作业的情况,缺乏有效的作业人员出入管理,当作业结束后,在关闭出入口时,无法确知隧道内是否还有作业人员。
3)缺少对作业人员的有效保护措施:隧道下通风条件差,一旦作业人员发生气体中毒,缺氧,或受伤的情况,往往难以及时通知救援人员和监控中心,无法及时发现、定位,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隧道内电缆线路密布,容易引发火灾,当灾难发生时,监控中心由于缺乏可靠的隧道内信息,无法及时确认隧道下人数以及分布情况,难以制定最优逃生路线和应急措施,抢救效率低下。
因此希望有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电力电缆隧道作业人员保护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电力电缆隧道作业人员保护系统,通过无线射频技术,结合通信网络,使管理人员在监控室就能定位隧道内每一位作业人员,掌握作业人员工作进度,确认作业人员是否处于正常作业状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电力电缆隧道作业人员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RFID施工卡、RFID阅读器和监控中心;RIFD施工卡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与RFID阅读器相连,RFID阅读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监控中心相连。
优选地,所述RFID施工卡由射频标签和第一天线组成;射频标签具备唯一身份标识码;第一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产生的电磁场能量来启动电路工作,并向所述RFID阅读器发送带有标识码的无线电波。
优选地,所述射频标签的唯一识别码与作业人员个人信息相映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8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SV文件参数读出写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识别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