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在高增益状态下削弱音频啸叫的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9931.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4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瑞;樊奔;刘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智益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连接杆 麦克风模块 助听器 啸叫 高增益 本实用新型 支撑架 助听器制造 结构抑制 柔性材料 柔性机械 柔性结构 听障人群 削弱 固定腔 扰动 拾音 应用 面包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在高增益状态下削弱音频啸叫的助听器,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其中一侧设有柔性连接杆,柔性连接杆端部安装有麦克风模块,麦克风模块通过设于柔性连接杆端部的柔性固定腔多面包覆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能够通过设置柔性机械结构抑制啸叫的产生,采用柔性材料制造的柔性连接杆实现对助听器的麦克风模块的安装,柔性连接杆的柔性结构可降低助听器在高增益状态下对麦克风模块拾音的扰动,抑制啸叫的产生,可提显著高听障人群的使用效果,能够广泛应用于助听器制造应用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助听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在高增益状态下削弱音频啸叫的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助听器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设备。一般助听器的音频增益最大值高达80db。骨导传声技术是一种通过外部振子激励耳朵附近骨骼的振动,从而实现声音传入听觉器官的技术。骨导传声相比较于“气导”传声,它不依赖于耳膜的振动,从而实现了即使在嘈杂的噪声中依然能实现清晰听音的技术。该技术对于非神经性听力障碍效果尤其明显。基于骨导原理的传声部件在音频增益较大时,骨导振子输出与麦克风输入之间非常容易产生自激反馈,即输入信号声经助听器处理输出后会被放大,放大的声音泄露出来后再次经过麦克风拾音,在经过助听器处理输出后进行第多次反复增加,当放大的声音达到助听器输出极限后,助听器就会产生啸叫。导致用户使用时听感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保证麦克风工作在较高增益状态下(保证拾音效果),又能够有效防止产生啸叫的传声部件,以提高听障人群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高增益状态下削弱音频啸叫的助听器,能够有效防止传声部件产生啸叫,达到提高听障人群的使用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在高增益状态下削弱音频啸叫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其中一侧设有柔性连接杆,所述柔性连接杆端部安装有麦克风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通过设于柔性连接杆端部的柔性固定腔多面包覆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柔性连接杆实现对助听器的麦克风模块的安装,柔性连接杆的柔性结构可降低助听器在高增益状态下对麦克风拾音的扰动,用于安装麦克风模块的柔性固定腔可多面包覆固定麦克风模块,柔性固定腔可进一步提高安装结构的柔性程度,麦克风模块还可通过数字处理技术将骨传导模块的振动扰动与麦克风拾音扰动进行“对消”处理进一步抑制啸叫的产生。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对应柔性连接杆相对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末端的设有安装有骨传导振子模块;所述连接部表面对应骨传导振子模块安装处设有柔性层。
这样,骨传导振子模块可通过连接部安装在助听器上,由于柔性层具有柔性,可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可降低传声过程骨传导振子模块对支撑架主体结构件的振动反馈能量。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主控模块安装部,所述主控模块与骨传导振子模块和麦克风模块电性连接。
这样,主控模块安装部可容纳安装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可接收麦克风模块拾音的声音信号,同时可将该声音信号传递给骨传导振子模块,骨传导振子模块将该信号转换为机械能信号,通过与人耳附近骨骼贴合,将机械振动通过头骨传递给听觉神经系统。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对应柔性连接杆一侧设有安装架。
这样,安装架可连接至助听器的安装结构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助听器上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安装在设于助听器上的电池安装部内。
这样,电池安装部可装入为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池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智益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智益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9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双驱动震动喇叭
- 下一篇:一种二通道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