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化池MBBR工艺耦合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除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0478.5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石大江;倪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昌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池 深床滤池 反硝化 过滤池 滤板 连通 脱氮除磷系统 本实用新型 反洗水泵 耦合 承托层 二沉池 进水渠 风机 反洗 出口 反硝化作用 絮凝剂投加 搅拌机构 进水闸门 进水总渠 碳源投加 物理截留 悬浮填料 自上往下 控制阀 滤料层 絮凝池 延伸 除磷 分隔 进水 滤头 腔室 脱氮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池MBBR工艺耦合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除磷系统,包括生化池和二沉池,生化池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靠近出口的腔室内设有若干悬浮填料;反硝化深床滤池位于二沉池的下游,包括: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构,顶部还设有碳源投加机构和絮凝剂投加机构,下游连通设有进水总,进水总渠内设有进水闸门,下游连通设有滤格,滤格下连通设有进水渠,进水渠下为过滤池,过滤池内自上往下依次为滤料层、承托层、滤板以及设于滤板上的滤头;还包括反洗风机和反洗水泵,所述反洗风机的出口通过管路延伸至承托层,反洗水泵的出口通过管路延伸至滤板下方的过滤池内,所述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脱氮及物理截留作用除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池MBBR工艺耦合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除磷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 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城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多数污水处理厂按二级生物处理标准设计,有的指标如总氮和总磷甚至SS去除率指标往往不能达到一级A标准。传统处理工艺处理能力有限,急需进行设施提标改造和工艺优化,强化脱氮除磷。
现有技术是对二级处理生化阶段强化,再在后续阶段针对每一种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如中国专利“A2O悬浮填料工艺耦合滤布过滤一体化脱氮除磷装置与方法”(公告号:CN103435220A)及“A/O分段进水MBBR工艺耦合滤布滤池脱氮除磷方法”(公告号:CN103755095A)。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了在二级处理投加悬浮填料,再后续继续过滤处理,但两种方式只是针对A2O或者AO池投加悬浮填料,并未将悬浮填料的使用情况扩展到其它类型生化池中,如氧化沟,百乐可等。且后续采用滤布滤池,只对悬浮物进行了截留,并未考虑去除总氮、总磷多重功能的设置,如前端二级处理运行不稳定或出水水质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时,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式,在传统生化池中投加悬浮填料,以强化硝化或反硝化功能,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后进一步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在深床截留悬浮物的同时,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脱氮及物理截留作用除磷,使得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或以上标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生化池MBBR工艺耦合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除磷系统,包括生化池和二沉池,
所述生化池1设有至少一个隔板,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靠近出口的腔室内设有若干悬浮填料2,二沉池3位于生化池(1)的下游且连通;
反硝化深床滤池4位于二沉池3的下游,其包括:絮凝池5,所述絮凝池5内设有搅拌机构8,絮凝池5顶部还设有碳源投加机构10和絮凝剂投加机构11,紧邻絮凝池5的下游连通设有进水总渠道6,进水总渠6内设有进水闸门12,紧邻进水总渠6的下游连通设有滤格7,滤格7下连通设有进水渠9,进水渠9下为过滤池,过滤池内自上往下依次为滤料层13、承托层14、滤板15以及设于滤板15上的滤头16;
还包括反洗风机17和反洗水泵18,所述反洗风机17的出口通过管路延伸至承托层14,反洗水泵18的出口通过管路延伸至滤板15下方的过滤池内,所述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19。
优选的,所述生化池为A/A/O池、A/O池、氧化沟和百乐克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滤料层由粒径范围2-4mm陶粒破碎滤料和/或石英砂填充构成。
优选的,所述二沉池与絮凝池连通的进液口位于絮凝池的下部,构成淹没式进水方式。
优选的,述滤板为整体式浇筑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昌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昌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0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脱气功能的推流式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态净水景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