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压能力强的高压泵连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1253.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4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常联波纹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58/08;F16L23/0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213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金属层 耐腐 耐压圈 耐压 本实用新型 抗压能力 连接法兰 高压泵 衔接环 连管 挤压密封件 表面安装 端面安装 合金钢层 金属物理 螺旋结构 使用寿命 重点保护 可活动 软护层 垫片 抗压 内壁 橡胶 隔离 消耗 移动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压能力强的高压泵连管,包括耐腐钢管金属层,所述耐腐钢管金属层的外表面安装有耐压圈,所述耐腐钢管金属层的一端安装有耐压衔接环甲,所述耐压衔接环甲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法兰甲,所述连接法兰甲一侧的端面安装有垫片挤压密封件甲。本实用新型通过合金钢层内壁的螺旋结构可以很好的对压力进行均匀分散并消耗,同时为金属物理特性留下足够的空间,钢管内部和表面分别安装了耐压橡胶软护层和耐腐钢管金属层进行隔离,从而增加钢管整体的使用寿命,且耐腐钢管金属层的表面安装了可活动的耐压圈,可以很好的对管理进行二次加固抗压处理,并且由于压力的不稳定,可以移动耐压圈对局部进行重点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泵连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压能力强的高压泵连管。
背景技术
高压管是一种能够承受压力的管子,利用此管来输送液体,它的种类很多,有钢管,铜管,不锈钢管,及其他等等。主要用来制造高压及其以上压力的蒸汽锅炉管道等用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高压管,和不锈耐热钢无缝钢管、这些锅炉管经常处于高温和高压下工作、管子在高温烟气和水蒸汽的作用下还会发生氧化和腐蚀,因此要求钢管有高的持久强度、高的抗氧化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高压管道安装同中、低压管道安装的要求大同小异,不过要求更高,规定更严,因此,除需符合中、低压管道安装要求外,尚应按下面要求执行。由于高压管的管壁较厚,所以弯曲时一般可以不灌砂,且直接与高压泵连接的地方所承受的压力使最大的,所以钢管的耐压性要更好。
但是,现有的高压泵连管抗压能力不强,且容易受腐蚀受损,影响使用寿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压能力强的高压泵连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能力强的高压泵连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抗压能力不强,且容易受腐蚀受损,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能力强的高压泵连管,包括耐腐钢管金属层,所述耐腐钢管金属层的外表面安装有耐压圈,所述耐腐钢管金属层的一端安装有耐压衔接环甲,所述耐压衔接环甲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法兰甲,所述连接法兰甲一侧的端面安装有垫片挤压密封件甲,所述垫片挤压密封件甲一侧的端面安装有衔接口,所述耐腐钢管金属层的另一侧安装有耐压衔接环乙,所述耐压衔接环乙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法兰乙,所述连接法兰乙一侧的端面安装有垫片挤压密封件乙,所述连接法兰甲和连接法兰乙的端面均安装有螺栓孔,螺栓孔有十个,所述垫片挤压密封件甲和垫片挤压密封件乙一侧的端面均安装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有两个,所述耐腐钢管金属层的内壁安装有优质碳素钢层,所述优质碳素钢层的内壁安装有合金钢层,所述合金钢层的内壁安装有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的内壁安装有耐压橡胶软护层,所诉耐压橡胶软护层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衔接口与垫片挤压密封件甲通过激光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结构与耐压橡胶软护层的端面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优质碳素钢层与耐腐钢管金属层的端面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法兰甲与耐压衔接环甲通过气保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压圈的端面设置有孔,所述耐腐钢管金属层通过孔贯穿于耐压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合金钢层内壁的螺旋结构可以很好的对压力进行均匀分散并消耗,同时为金属物理特性留下足够的空间,从而增加钢管整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耐腐钢管金属层的表面安装了可活动的耐压圈,可以很好的对管理进行二次加固抗压处理,并且由于压力的不稳定,可以移动耐压圈对局部进行重点保护;
3、本实用新型通过耐腐钢管金属层保护钢管,可以很好的表面雨水或其他腐蚀物对内部金属结构进行腐蚀,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常联波纹管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常联波纹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1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