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握伞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3784.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城;胡乔华;刘芃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集成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11/02 | 分类号: | A45B11/02;A45B2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把手 自动收卷装置 把手侧壁 收纳室 绑带 伞柄 开口 收纳 双手 第一端 外侧壁 穿戴 雨天 手臂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握伞,包括伞柄及安装在伞柄底部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内设有收纳室及安装在收纳室内的自动收卷装置,所述把手侧壁设有与收纳室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把手上安装有绑带,所述绑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外侧壁,第二端通过把手侧壁开口连接至自动收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免握伞可牢牢固定在手臂上,解放了双手,使用户在雨天可以用双手做其他事情而不影响打伞,且本实用新型的免握伞穿戴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免握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具有遮风挡雨及遮阳的作用,常规的雨伞包括伞面、伞架、伞柄及安装在伞柄下端的把手,常规雨伞在使用时,需要依靠一只手的持握来保持伞面平衡,这就导致人在使用雨伞时不方便携带较多的物品,且常规雨伞对于手部受伤或残疾的人来说使用极为不便,目前市场上有在伞把处安装绑带的雨伞设计,通过绑带将雨伞固定在手臂上来解决问题,通常都采用魔术贴或固定扣来固定绑带,这种设计的雨伞在穿戴时不方便,且固定机构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握伞,本实用新型的免握伞在使用时穿戴快捷,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免握伞,包括伞柄及安装在伞柄底部的把手,所述把手内设有收纳室及安装在收纳室内的自动收卷装置,所述把手侧壁设有与收纳室相连通的开口;该免握伞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外侧壁,第二端通过把手侧壁的开口连接至自动收卷装置。
优选地,所述自动收卷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源装置及传动轴,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有开关,所述驱动电机及电源装置安装在把手下端,所述驱动电机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绑带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自动收卷装置传动轴的轴线和伞柄的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开关安装在把手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横截面形状为月牙形,所述开口开设在把手凹陷外壁,所述绑带的第一端也安装在把手凹陷外壁。
优选地,所述绑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开口两侧设有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第一滚柱通过安装在把手外壁的复位机构设置在开口一侧,所述第一滚柱通过单向锁止滚轮安装在复位机构上,所述第二滚柱通过单向锁止滚轮安装在开口另一侧,所述绑带通过两个滚柱之间的缝隙穿过开口。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片、扭力弹簧及转轴,所述连接片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把手外壁,所述扭力弹簧套设在转轴上,扭力弹簧的两个扭臂在弹力的作用下分别压设在把手外壁和连接片上,所述第一滚柱通过单向锁止滚轮安装在连接片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滚柱上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免握伞在使用时,只需拉出绑带,将绑带套在胳膊打开开关,绑带在驱动电机带动下自动收紧,当收紧到合适位置时,关闭开关即可,使用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免握伞的把手的形状为月牙形,绑带套在手臂上时,把手与手臂接触的部位可与手臂紧密贴合,佩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伞把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伞把横截面是示意图。
图4为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集成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集成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3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