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冲洗冷交换器的氨合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4705.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黎大文;晏成兵;文航;汪敏伟;李昌荣;吴文元;兰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F28D7/16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11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交换器 合成水 冷器 氨分离器 氨冷器 液氨 氨合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 软水加热器 冷气入口 热气出口 热气入口 依次连接 可冲洗 换热管内壁 安全运行 冷气出口 长周期 放氨阀 循环机 碳氨 压差 溶解 通畅 滞留 合成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冲洗冷交换器的氨合成系统,包括软水加热器、合成水冷器A、合成水冷器B、冷交换器、一级氨冷器、二级氨冷器、氨分离器、合成循环机,所述冷交换器上设有热气入口、热气出口、冷气入口、冷气出口,所述软水加热器、合成水冷器A、合成水冷器B依次连接,且合成水冷器B与热气入口连接,所述热气出口依次连接一级氨冷器、二级氨冷器、氨分离器,且氨分离器与冷气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关闭氨分放氨阀,将液氨滞留在氨分离器内,并利用气流将液氨带入到冷交换内,将换热管内壁上的碳氨结晶,溶解在液氨中,再将液氨排走,使冷交换器内部通畅,降低了冷交换器二进二出的压差,确保了冷交换器长周期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冲洗冷交换器的氨合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合成氨企业常采用“二进二出”合成氨系统,例如申请号为20151082030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合成氨合成系统优化改进的方法和装置,该优化改进装置,包括合成塔、废热锅炉、热交换器、软水加热器、水冷却器、冷交换器、氨分离器、氨冷凝器和循环压缩机等主要设备,但是使用该套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冷交换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换冷效率就会下降,二进二出压差逐渐增大,其原因是原料气中含有约6ppm的CO2,在冷交换器中与气氨反应,生成碳氨结晶,附在管壁上,使冷交换器上部换冷器管程通道缩小,二进二出压差逐渐增大,增加压缩机的耗电,同时降低换冷效率,因此每隔2~3个月需要停机,对冷交换器进行清洁,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冲洗冷交换器的氨合成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冷交换器换冷效率容易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冲洗冷交换器的氨合成系统,包括软水加热器、合成水冷器A、合成水冷器B、冷交换器、一级氨冷器、二级氨冷器、氨分离器、合成循环机,所述冷交换器上设有热气入口、热气出口、冷气入口、冷气出口,所述软水加热器、合成水冷器A、合成水冷器B依次连接,且合成水冷器B与热气入口连接,所述热气出口依次连接一级氨冷器、二级氨冷器、氨分离器,且氨分离器与冷气入口连接,所述冷气出口与合成循环机连接。
所述冷交换器包括外壳、集气盒,所述集气盒安装在外壳内部的上下部,集气盒之间通过多根换热管连接,热气入口与外壳上部连接,热气出口与外壳下部连接,冷气入口从外壳下部伸入外壳内,并与下部集气盒连接,冷气出口从外壳上部伸入外壳内,并与上部集气盒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液氨出口,所述液氨出口与外壳底部连接。
还包括液氨管,所述液氨管与液氨出口连接,并通过氨分放氨阀与氨分离器连接。
还包括原料气管,所述原料气管通过补气油分离器与氨分离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氨分离器的入口上设有压力表A。
所述冷气出口与合成循环机之间设有压力表B和温度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关闭氨分放氨阀,将液氨滞留在氨分离器内,并利用气流将液氨带入到冷交换内,将换热管内壁上的碳氨结晶,溶解在液氨中,再将液氨排走,使冷交换器内部通畅,降低了冷交换器二进二出的压差,确保了冷交换器长周期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交换器示意图;
图中:1-软水加热器,2-合成水冷器A,3-合成水冷器B,4-冷交换器,5-一级氨冷器,6-二级氨冷器,7-氨分离器,8-补气油分离器,9-合成循环机,10-液氨管,11-氨分放氨阀,12-原料气管,13-压力表A,14-压力表B,401-热气入口,402-热气出口,403-冷气入口,404-冷气出口,405-外壳,406-集气盒,407-换热管,408-液氨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氧化硅纳米材料连续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元明粉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