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床小粒煤造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4726.3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王灵军;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48;C10J3/50;B01D50/00;C10K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11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风机 送气管 富氧空气管 煤气发生炉 阀门 小粒 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 低压蒸汽管 连接管 煤造气 鼓风机空气 旋风除尘器 蒸汽缓冲罐 吹风阶段 富氧空气 生产效率 下行煤气 除尘器 气化层 气汽 入炉 吹风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床小粒煤造气设备,包括煤气发生炉、旋风除尘器、下行煤气除尘器、气汽混合器、富氧空气管、鼓风机送气管、低压蒸汽管,所述低压蒸汽管一端与蒸汽缓冲罐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阀门A和阀门B与煤气发生炉和气汽混合器连接,所述鼓风机送气管一端与鼓风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D与煤气发生炉下部连接,且鼓风机送气管与富氧空气管之间设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鼓风机送气管与富氧空气管之间设置连接管,使富氧空气与鼓风机空气混合,从而提高入炉氧含量,在吹风阶段可以使小粒煤的燃烧速度,达到短时间提高气化层温度的目的,以降低吹风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床小粒煤造气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氮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企业都把降低成本,节能降耗作为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中60%以上的能耗都在造气过程中产生,其占据的成本比较重大,因此造气工序运行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本和效益的高低。目前造气主要以固定床间歇式蓄热法生产优质的半水煤气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传统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的一个循环分为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吹净五个阶段,经分析,在块煤在燃烧炉中燃烧过程中,随着料层不断下移,粒度大的块煤没有反应完全就被排入到灰箱,结果是灰渣中残碳量增多,这种情况下,粒度粗细不均造成了灰渣中残炭量高,小粒煤用于造气时,发气量与块煤相当,灰渣返碳较低,炉况稳定,且市场上1-2cm小粒煤的价格比块煤每吨便宜200元左右,因此采用小粒煤造气,可以降低原料成本,且可以降低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床小粒煤造气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残碳量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床小粒煤造气设备,包括煤气发生炉、旋风除尘器、下行煤气除尘器、气汽混合器、富氧空气管、鼓风机送气管、低压蒸汽管,所述低压蒸汽管一端与蒸汽缓冲罐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阀门A和阀门B与煤气发生炉和气汽混合器连接,所述富氧空气管一端与蒸汽缓冲罐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C与气汽混合器连接,所述鼓风机送气管一端与鼓风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D与煤气发生炉下部连接,且鼓风机送气管与富氧空气管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煤气发生炉上部通过阀门E与旋风除尘器连接,煤气发生炉下部与下行煤气除尘器连接。
还包括夹套废热锅炉、干式水封、洗涤塔,所述夹套废热锅炉的进气口分别通过阀门F和阀门G与旋风除尘器和下行煤气除尘器连接,夹套废热锅炉的出气口通过干式水封与洗涤塔下部连接,洗涤塔上部与气柜连接。
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阀门H。
所述煤气发生炉上设有自动加焦机和煤贮斗,所述煤贮斗通过自动加焦机与煤气发生炉连接,煤贮斗内装有小粒煤。
所述小粒煤的直径为1CM至2CM。
所述鼓风机送气管上设有氧含量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鼓风机送气管与富氧空气管之间设置连接管,使富氧空气与鼓风机空气混合,从而提高入炉氧含量,在吹风阶段可以使小粒煤的燃烧速度,达到短时间提高气化层温度的目的,以降低吹风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煤气发生炉,2-旋风除尘器,3-下行煤气除尘器,4-气汽混合器,5-富氧空气管,6-鼓风机送气管,7-低压蒸汽管,8-连接管,9-夹套废热锅炉,10-干式水封,11-洗涤塔,12-自动加焦机,13-煤贮斗,14-氧含量检测仪,20-阀门A,21-阀门B,23-阀门C,24-阀门D,25-阀门E,26-阀门F,27-阀门G,28-阀门H。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炔发生电石渣浆中提取乙炔气及锡铁碳末的分离装置
- 下一篇:气流床气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