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4839.3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季晓丽;陆致皓;李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3 | 分类号: | E01C23/03;E01C23/0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15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管 下层 上层 开口 袋体 自封 本实用新型 回收装置 内部空腔 防溢 注浆 施工 正对 连通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内部空腔,所述袋体包括上层和与所述上层相对的下层,所述上层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下层设置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正对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延伸管上形成第二开口,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还分别设置有自封环,所述自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延伸管的外侧,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通过所述自封环封闭。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浆液,防止外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浆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养护工程中,注浆加固技术的应用是其中较为先进、有效的技术之一。近年来,注浆加固技术由于其施工方便、技术可行、社会效益好等优点,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注浆加固道路可实现非开挖、无障碍、全天候的施工,效率比较高,对周围交通影响小,从技术经济角度比较,造价大幅降低,避免了传统道路翻挖重筑技术对道路结构扰动大等缺点,该技术应用于各种等级道路路基和基层预防性养护及常规养护,能够及时对道路结构强度进行加固补强,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升级改良,在实际施工应用中,现有的注浆作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当进行注浆作业,若地下灌注的浆液已饱和,剩余的浆液则会从作业孔或周边预留释放孔外溢,造成施工现场环境脏乱差。更严重的,若外溢的浆液流入至市政雨污水管网,则将引起不必要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能够对浆液回收,避免外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内部空腔,所述袋体包括上层和与所述上层相对的下层,所述上层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下层设置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正对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延伸管上形成第二开口,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还分别设置有自封环,所述自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延伸管的外侧,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通过所述自封环封闭。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袋体为透明材质。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袋体为长方体。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橡胶圈。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橡胶圈的外圈设置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封烫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所述橡胶圈的内圈呈锥形。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延伸管的外侧套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上圆环、两个延伸支架和两个相向的且间隔设置的半圆卡环,各所述延伸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圆环和各所述半圆卡环之间。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卡扣为合金弹簧钢材质。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上圆环套设于所述延伸管的根部并且封烫。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半圆卡环套设于所述延伸管的末端并且封烫。
上述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其中各所述延伸支架的外侧均设置有横向推拉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注浆时,可以将注浆管由第一开口和延伸管穿入,而当注浆完成时,则可以通过自封环进行封闭,此时能够有效避免浆液外溢,保证了现场施工环境整洁以及施工的安全性。采用橡胶圈,则可以保证注浆管与袋体的密封性。采用弹性卡扣,可以便于插入至钻孔的孔洞,并且能够避免损伤延伸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注浆施工的浆液防溢回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