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热风焊压紧机构的汽车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5476.5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忠;王文玺;杜洋;李趁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博顿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0 | 分类号: | B29C65/10;B29C35/1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12227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卢平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压 格栅模具 压圈 本实用新型 汽车格栅 格栅 支撑板 下压 压缩弹簧弹性 底座顶端 顶端表面 分散压力 生产效率 市场效应 受力均匀 压紧机构 压缩弹簧 压缩状态 质量稳定 热风焊 底座 抬起 芯轴 恢复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热风焊压紧机构的汽车格栅,包括格栅和格栅模具,所述格栅模具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模具由底座、支撑板和芯轴,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格栅模具进行固定,再由焊压机下降进行焊压,焊压机下压时二号压圈下压,使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一号压圈与二号压圈同时向外分散压力,使格栅模具稳定的将格栅进行固定,使焊压使受力均匀,完成焊压后,焊压机抬起,压缩弹簧弹性恢复,带动一号压圈与二号压圈间恢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且便于汽车格栅进行固定焊压,提升生产效率,且使焊压后的汽车格栅质量稳定、可靠,有良好的市场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格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热风焊压紧机构的汽车格栅。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进气格栅的功能是保证足够的空气进入发动机舱对发动机和散热水箱进行冷却,如果发动机散热器水温过高单靠自然进风不能充分散热时,风扇会自动启动辅助散热,同时汽车格栅避免行车时有其它杂物进入发动机舱,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格栅的主要功能是散热和进气
现有的汽车格栅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焊接处理,而传统的热风焊压焊接方式多采用焊头直接下压进行焊接处理,但是焊接处理方式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很难控制多个焊接点的受力均匀,导致焊接不紧密,多个焊接点的焊接效果不一致,加工出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焊接处理方式以致于汽车格栅总成常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噪声,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热风焊压紧机构的汽车格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热风焊压紧机构的汽车格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热风焊压紧机构的汽车格栅,包括格栅和格栅模具,所述格栅模具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模具由底座、支撑板和芯轴,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格栅,所述底座内部底端设有一号压圈,所述底座内还设有芯轴,所述芯轴一端贯穿一号压圈并设于底座内,且另一端还设有二号压圈,所述芯轴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固定安装于二号压圈和一号压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部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为U型结构,且所述支撑板顶端表面对应通风管道两端设有通风孔,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冷风管,所述冷风管与通风管道底端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压圈与压缩弹簧顶端间设有一号限位圈,所述一号压圈与压缩弹簧底端间设有二号限位圈,所述底座位于芯轴底端位置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顶端表面粘连有橡胶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压圈和一号压圈为靠近压缩弹簧一侧横截面大于远离压缩弹簧一侧横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管贯穿格栅模具两侧,且设有内螺纹,所述冷风管螺纹安装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带有热风焊压紧机构的汽车格栅,通过格栅模具进行固定,再由焊压机下降进行焊压,焊压机下压时二号压圈下压,使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一号压圈与二号压圈同时向外分散压力,使格栅模具稳定的将格栅进行固定,使格栅热风焊压使受力均匀,完成焊压后,焊压机抬起,压缩弹簧弹性恢复,带动一号压圈与二号压圈间恢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且便于汽车格栅进行固定焊压,提升生产效率,且使焊压后的汽车格栅质量稳定、可靠,有良好的市场效应;
2、支撑板内部设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为U型结构,提升热风焊压流动性,且焊压结束后通风管道可加快汽车格栅冷却时间,快速成型,底座内部设有冷风管,冷风管与通风管道底端设有通孔,冷风管可往通风管道内输送保护气体,提升格栅焊压质量,且减少汽车格栅焊压成型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博顿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博顿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5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换模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通信工程用线缆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