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甲车辆可拆卸式防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6090.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5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青;赵勇;云宏宇;王海金;潘婷;储春涛;贾卓睿;刘新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7/00 | 分类号: | F41H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014032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组件 可拆卸式 乘员舱 右支架 左支架 防雷 本实用新型 底板下部 底盘大梁 紧固件 最大限度减少 爆炸冲击波 框架式结构 引流 结构安装 快速安装 螺接方式 装甲防护 左右支架 冲击波 安装孔 预留孔 拆卸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甲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甲车辆可拆卸式防雷结构。由左支架、右支架、防雷组件组成。可拆卸式防雷结构安装在乘员舱底板下部,底盘大梁上,安装时首先将左支架、右支架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乘员舱底板下部,底盘大梁左右侧预留孔上,然后再将防雷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左右支架安装孔上。左支架和右支架设计成框架式结构,防雷组件设计成V型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接方式固定,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防雷组件采用V型结构,对爆炸冲击波有引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波对乘员舱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甲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甲车辆可拆卸式防雷结构。
背景技术
装甲车辆采用基体式防雷结构,即通过提高车辆乘员舱底板防护能力实现车辆防雷性能。装甲车辆使用环境多变,随着装甲车辆作战环境的变化,对防雷能力要求也不断变化,基体式防雷车辆在防雷能力要求增加的情况下,不易实现防雷能力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装甲车辆可拆卸式防雷结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能够很好地解决装甲车辆在不同作战环境下对防雷能力要求不同的需求。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甲车辆可拆卸式防雷结构,由左支架、右支架、防雷组件组成。可拆卸式防雷结构安装在乘员舱底板下部,底盘大梁上,安装时首先将左支架、右支架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乘员舱底板下部,底盘大梁左右侧预留孔上,然后再将防雷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左右支架安装孔上。左支架和右支架设计成框架式结构,防雷组件设计成V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接方式固定,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车辆防雷能力的升级;
2、本实用新型的防雷组件采用V型结构,对爆炸冲击波有引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波对乘员舱的冲击;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4幅附图;
图1为可拆卸式防雷结构图;
图2为可拆卸式防雷结构安装图;
图3为左右支架图;
图4为防雷组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式防雷结构主要由左支架1、右支架2、防雷组件3组成。见下图1所示。可拆卸式防雷结构的装配过程和设计方案如下:
可拆卸式防雷结构安装在乘员舱底板4下部,底盘大梁5上,安装时首先将左支架1、右支架2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乘员舱底板4下部,底盘大梁5左右侧预留孔上,然后再将防雷组件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左右支架安装孔上。装配图见图2。
可拆卸式防雷结构采用螺接方式固定在底盘大梁5上,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同时可以通过改变防雷组件的材料材质、材料厚度、结构来实现防雷能力的改变。当车辆在非作战区工作时,可以将防雷组件拆卸,减轻车辆自身重量。
左支架1和右支架2(图3)设计成框架式结构,在车辆受到地雷等爆炸物轰击时能够吸收冲击波,减轻乘员伤害。
防雷组件3(图4)设计成V型结构,对冲击波有导流作用,使冲击波在车辆两侧向外分散,减少对乘员舱底部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6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