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线性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8257.2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0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冠音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4 | 分类号: | H04R9/04;H04R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圈引线 磁部 音圈 定心支片 扬声器 盆架 磁路系统 振动系统 磁间隙 外周 支撑 电路 本实用新型 上下方向 悬空设置 电连接 上端 穿入 抵接 固接 环设 配置 绕过 弯折 易断 粘接 振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线性扬声器,包含:盆架、配置于盆架上的一磁路系统以及一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包含中心磁部和环设于中心磁部外周的边磁部,边磁部与中心磁部夹有一磁间隙。振动系统包含套设于中心磁部的外周且沿上下方向穿入磁间隙的音圈、粘接于音圈下侧且支撑于盆架上的定心支片、下侧抵接于音圈上端的第一振膜;音圈上的音圈引线支撑并固接于所述定心支片、且音圈引线电连接配置于所述定心支片上的电路。从音圈引出来的音圈引线支撑并固定于定心支片上,以使音圈引线不会悬空设置,同时,音圈引线不需从音圈引出来后通过弯折绕过扬声器内部的其它部件,通过定心支片上的电路代替音圈引线,从而达到解决音圈引线易断的问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声转换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线性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声学部件,其为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现有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磁路系统以及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设置在振膜下方的音圈。音圈在磁路系统的振动作用下驱动振膜进行发声。
引线不可避免地会对音圈、振膜产生牵引力。一对引线一般从音圈本体的一侧引出,因而音圈本体、振膜包括位于引线引出位置的引出侧以及音圈引线引出位置对侧的相对侧。由于音圈引线引出侧与相对侧受到的牵引力不一致,进而导致振膜两侧的振幅不一样,引出侧的振幅小,相对侧的振幅大,从而导致谐振。谐振问题会导致产品容易出现音圈引线断线、听音不良等问题。鉴于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扬声器的音圈引线易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线性扬声器,包含:盆架、配置于所述盆架上的一磁路系统以及一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含中心磁部和环设于所述中心磁部外周的边磁部,所述边磁部与所述中心磁部夹有一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含套设于所述中心磁部的外周且沿上下方向穿入所述磁间隙的音圈、粘接于所述音圈下侧且支撑于所述盆架上的定心支片、下侧抵接于所述音圈上端的第一振膜;所述音圈上的音圈引线支撑并固接于所述定心支片、且所述音圈引线电连接配置于所述定心支片上的电路。
较佳地,所述定心支片包含用以支撑所述音圈的第一端部、沿所述音圈的径向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粘接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一端部配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音圈引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较佳地,所述振动系统包含位于所述定心支片下侧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包含粘接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支撑部、粘接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支撑部、以及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第二折边;所述定心支片包含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镂空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端部上配置有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盆架开设有向其外部空间暴露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开口。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定心支片的下侧,所述第二端部的上侧粘接于所述盆架;其中,所述定心支片上配置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由铜箔制备的电路。
较佳地,所述盆架上配置有热熔柱,所述热熔柱将上侧与所述盆架粘接的定心支片进一步压附在所述盆架上。
较佳地,所述音圈的外周沿上下方向上的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定心支片设置为2个;所述定心支片分设于所述音圈两短边上;所述盆架的外周沿上下方向上的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定心支片通过配置于盆架的四个边角上的热熔柱固接于所述盆架。
较佳地,所述盆架包含一支架、配置于支架下侧的底盖,所述底盖与支架之间夹有一环形华司,所述底盖和所述环形华司将所述边磁部夹于中间;其中,所述第一振膜的外圈部粘接于所述支架的上侧。
较佳地,所述定心支片上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含用以支撑并粘接所述音圈下侧的第一限位面、贴附于所述音圈的外周壁的第二限位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冠音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冠音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8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散热流道结构的喇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