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动无人机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179.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7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鲁明;彭璐;刘士伟;冯守旺;庞振岳;宗宁;刘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3/10 | 分类号: | B64D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段泽贤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散热结构 发动机 缸体 油动 缸体冷却系统 冷却 中冷散热器 滑油冷却 机身 滑油 进气口空气 润滑油系统 循环冷却水 冷却系统 强制水冷 散热效果 隐身性能 可探测 突出物 风扇 散热 散发 外部 申请 | ||
一种油动无人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进行冷却的缸体冷却系统、用于对发动机的润滑油系统进行冷却的滑油冷却系统以及用于对发动机的进气口空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冷却系统;其中,缸体冷却系统包括缸体散热器;滑油冷却系统包括滑油散热器;中冷冷却系统包括中冷散热器;缸体散热器、滑油散热器以及中冷散热器均设置于机身的内部。本申请的油动无人机的散热结构通过设置在机身的内部的冷却系统,利用循环冷却水将发动机的热量以强制水冷的方式散发出去,并通过风扇进行空气冷却,其散热效果大大优于被动散热,因而相对现有技术减少了外部突出物,降低了无人机的红外可探测性,提高了无人机的隐身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的油动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油动无人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应用广泛。
现有多旋翼无人机通常为电动无人机。多旋翼电动无人机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电机重量轻、转动平稳,动力系统易于标准化,因而整机相对而言易于操控,且飞行噪音低,在短航程民用领域发展较为活跃。然而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低于燃油,电动无人机受到电池的限制,航程较短,载荷水平较低,无法应用于军用大载荷侦察和攻击领域。而现有长航程的燃油无人机通常采用固定翼结构,起飞降落受到机场的限制,无法悬停,造价高,操控繁琐,使用的灵活机动性不够。
CN 106697278 A公开了一种直驱式油动定转速变桨距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动力系统、起落架和航电系统,所述的机身为全复材的一体化机身,所述的动力系统由发动机系统、变桨距系统、供油系统和旋翼系统组成。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动无人机的六个旋翼等角度间隔地围绕机体设置,导致机体上搭载的应用载荷只能设置于机体正下方,且由于各方向都受到旋翼的阻挡,搭载的载荷只能向下开展作业,无法向斜上方发射武器或者进行观测,存在荷载水平低,结构布局不合理,难以发挥无人机的控制及安全优势的缺陷,限制了旋翼无人飞机在军事及监测领域的发展应用。
CN 205998123 U公开了一种立式布局燃油动力四旋翼飞行平台,其组成包括机架、动力系统、导航与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和任务平台。四个相同的机臂两两对接在连接有起落架的硬壳式机身上组成机架;动力系统设置在每个机臂的末端,为飞行平台提供动力和能源;导航和控制系统感知和控制飞行平台的姿态、高度和位置;电气系统具有充电、供电和指示功能;任务平台用于安装不同的任务设备。该现有技术的油动无人机设置了四台独立的发动机,相邻旋翼相互之间的气流干扰难以排解,加大发动机的间距会进一步加大体积和重量。
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动无人机,每个悬臂上均配置一台油动发动机,裸露的发动机加上旋翼的噪音,导致无人机几乎没法在城市空域使用,军用环境下使用也没有什么隐蔽性。另外,现有油动无人机基本上没有考虑发动机内置情况下的散热问题,往往只能依靠加大机身开口的方式进行被动散热,导致油动无人机的噪音很大,同时由于没有有效的散热设计很容易导致整个机身被加热形成巨大而醒目的红外目标,极易被发现和击落。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的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201711089236.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油动无人机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身的尾部上方的散热器,散热器的散热腔分别通过上水管和下水管与安装在所述机身内部的发动机的冷却水箱相连,所述冷却水箱设置有循环水泵。该现有技术通过设置在机身的外部的散热器,利用循环冷却水将设置在机身的内部的发动机的热量以强制水冷的方式散发出去,因而无人机的机身上不用设置大型的散热口,发动机的噪音可以被机身很好的屏蔽起来,提高了无人机的隐蔽性能,降低了无人机的可探测性。
该现有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但是仍然存在改进的余地。尤其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同时需要将裸露的散热器进一步隐藏起来,以便于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隐蔽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串翼型飞机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的防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