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组装式土壤淋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949.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畅;吴彦;闫彬;平巍;潘杰;黄炼旗;付川;张毅;张芳;周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地址: | 4041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溶装置 导流腔 水斗 集液瓶 淋溶柱 组装式 便携 土壤 本实用新型 中空圆柱体 底部敞开 三角漏斗 依次连接 进液口 拆卸 组装 便利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组装式土壤淋溶装置。其包括布水斗(1),淋溶柱(2),导流腔(3),集液瓶(4);所述布水斗(1)为底部敞开且顶部设有进液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导流腔(3)呈三角漏斗形;所述布水斗(1)、所述淋溶柱(2)、所述导流腔(3)、集液瓶(4)依次连接。该土壤淋溶装置拆卸、组装操作便捷,使用更加灵活、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采集原位土壤或模拟外源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过程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组装式土壤淋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见的土壤淋溶装置主要有可移动淋溶装置、可拆卸淋溶装置、异位模拟淋溶装置等类型。现有的各种类型的淋溶装置存在其各自的技术缺陷:(1)可移动淋溶装置需要依靠可移动平台搭建,在野外搭建移动仍然存在不便利等问题;(2)可拆卸淋溶装置解决了传统装置过长不易携带等问题,但其组合方式与功能单一,操作使用不够灵活;(3)异位模拟淋溶装置大多仅仅只能对流出的淋溶液进行收集,对于柱身中土壤的采集操作极为不便,不利于开展对土壤的相关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组装式土壤淋溶装置,该土壤淋溶装置拆卸、组装操作便捷,使用更加灵活、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组装式土壤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水斗,淋溶柱,导流腔,集液瓶;所述布水斗为底部敞开且顶部设有进液口的中空圆柱体,且所述布水斗的下端设有沿径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卡点,且布水斗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榫头;所述淋溶柱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卡扣,且淋溶柱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淋溶柱的下端设有沿径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卡点,且淋溶柱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榫头;所述导流腔呈三角漏斗形,且所述导流腔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卡扣,且导流腔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布水斗下端的多个所述第一卡点对应与所述淋溶柱上端的多个所述第一卡扣匹配连接;所述布水斗下端面上的所述第一榫头对应与所述淋溶柱上端面上的所述第一卡槽匹配连接;所述淋溶柱下端的多个所述第二卡点对应与所述导流腔上端的多个所述第二卡扣匹配连接;所述淋溶柱下端面上的所述第二榫头对应与所述导流腔上端面上的所述第二卡槽匹配连接;所述导流腔的下端出液口连接有所述集液瓶;所述导流腔的上端内侧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孔,且所述隔板上覆盖有尼龙网;所述布水斗下端的多个所述第一卡点也能够对应与所述导流腔上端的多个所述第二卡扣匹配连接,且所述布水斗下端面上的所述第一榫头也能够对应与所述导流腔上端面上的所述第二卡槽匹配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便携组装式土壤淋溶装置,还包括环扣和可伸缩支架;所述环扣为一圆形环,在所述环扣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三根均匀分布的所述可伸缩支架;所述环扣套设于所述淋溶柱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布水斗的下端内侧还设有分液板,且所述分液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孔洞。
作为进一步优化,在上述淋溶柱的柱体上高度每间隔5cm处分别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取样孔。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淋溶柱为多个;多个上述淋溶柱先依次串接为一整体,之后再分别与上述布水斗、上述导流腔连接。例如,淋溶柱共有两个,具体为第一淋溶柱和第二淋溶柱,第一淋溶柱下端的第二卡点对应与第二淋溶柱上端的第一卡扣匹配连接,第一淋溶柱下端面上的第二榫头对应与第二淋溶柱上端面上的第一卡槽匹配连接;布水斗下端设置的第一卡点、布水斗下端面上设置的第一榫头对应与第一淋溶柱上端的第一卡扣、第一淋溶柱上端面上的第一卡槽分别匹配连接;第二淋溶柱下端的第二卡点、第二淋溶柱下端面上的第二榫头对应与导流腔上端的第二卡扣、导流腔上端面上的第二卡槽分别匹配连接。以此类推,当上述淋溶柱为更多个时,即实现了多个淋溶柱之间的串接,进而实现了根据具体使用的需要来选择淋溶柱整体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第一卡槽、上述第二卡槽中分别设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比例室内泥石流模型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燥土柱水气热运移观测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