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2416.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武;易明德;高林;张辉;林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6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轨道作业车 轨道梁 升降臂 升降工作台 走行轮 侧轮 滚动 本实用新型 登高作业 第一端 走行面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轨道作业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适于跨坐在轨道梁上;走行轮,所述走行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适于沿所述轨道梁的走行面滚动;侧轮,所述侧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适于沿所述轨道梁的侧面滚动;升降臂,所述升降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体相连;升降工作台,所述升降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升降臂的第二端。这里通过设置升降臂和升降工作台,以实现轨道作业车在轨道梁上进行辅助登高作业,大大提高了轨道作业车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作业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作业车没有辅助登高作业功能,作业车在梁上作业时,对于梁上较高的地方,比如梁上的信号杆等地方,作业人员在作业车上无法操作,需要另外借助吊车和作业篮来进行辅助登高作业,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轨道作业车,通过设置升降臂和升降工作台,以实现轨道作业车在轨道梁上进行辅助登高作业,大大提高了轨道作业车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作业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适于跨坐在轨道梁上;走行轮,所述走行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适于沿所述轨道梁的走行面滚动;侧轮,所述侧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适于沿所述轨道梁的侧面滚动;升降臂,所述升降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体相连;升降工作台,所述升降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升降臂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包括:底板,所述走行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部;第一防护栏,所述第一防护栏与底板的外周边沿相连并向上延伸;侧架,所述侧架设置在底板的两侧并向下延伸,所述侧轮设置在所述侧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架上设置有侧板和爬梯,所述爬梯的一端与所述侧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爬梯的连接处设置有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臂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板的上部连接;关节臂组,所述关节臂组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关节臂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工作台连接,所述关节臂组包括多个顺次相连的关节臂;伸缩缸,每个所述关节臂均设有所述伸缩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防护栏,所述第二防护栏与所述升降工作台的外周边沿相连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防护栏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适于控制升降臂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栏上设置有防护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吊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牵引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轮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形状为n字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作业车,通过设置升降臂和升降工作台,以实现轨道作业车在轨道梁上进行辅助登高作业,大大提高了轨道作业车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作业车跨坐在轨道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作业车结构示意图1;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2。
附图标记:
轨道作业车100;轨道梁200;
车体1;走行轮2;侧轮3;升降臂4;升降工作台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2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工程重载列车
- 下一篇:地铁轨道多功能施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