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沙基质栽培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2935.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丽;赵鹏;赵旭;彭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73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带 栽培槽 黄沙基质 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 内部相通 植物根部 蝴蝶阀 蓄水池 浇水 水分利用率 水分通过 循环利用 作物生长 出水口 回流管 水输送 下水管 主管道 屋面 水泵 氧气 光照 照射 相通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沙基质栽培槽结构,包括栽培槽,若干田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滴灌带,且若干滴灌带的一端均与排水沟的内部相通,排水沟的一端通过下水管与蓄水池的内部相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主管道相通,本实用新型一种黄沙基质栽培槽结构,第一:可以减少光照对滴灌带的照射,提高滴灌带的使用年限;第二: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提高水分利用率;第三:滴灌带靠近前屋面处使用蝴蝶阀控制,不浇水时将滴灌带取开,增加植物根部对氧气的吸收,促进作物生长;第四:浇水过多时,打开前边的蝴蝶阀,将多余的水分通过滴灌带直接排到排水沟中,最后排到蓄水池中,达到水分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槽,特别涉及一种黄沙基质栽培槽结构,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受沙漠侵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使用黄沙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沙漠的危害,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本研究主要是针对黄沙栽培设计的一种栽培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沙基质栽培槽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黄沙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沙漠的危害,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沙基质栽培槽结构,包括栽培槽,所述栽培槽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田垄,若干所述田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滴灌带,所述栽培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侧固定设有走道,所述栽培槽的另一侧固定开设有排水沟,且若干所述滴灌带的一端均与排水沟的内部相通,所述排水沟的一端通过下水管与蓄水池的内部相通,且所述蓄水池设置在栽培槽的一侧,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蓄水池的内部通过第一管道与水泵的进水口固定相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主管道固定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灌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蝴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0.3-0.5M,所述排水沟的深度为0.2-0.3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灌带的深度为8-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黄沙基质栽培槽结构,第一:可以减少光照对滴灌带的照射,提高滴灌带的使用年限;第二: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提高水分利用率;第三:滴灌带靠近前屋面处使用蝴蝶阀控制,不浇水时将滴灌带取开,增加植物根部对氧气的吸收,促进作物生长;第四:浇水过多时,打开前边的蝴蝶阀,将多余的水分通过滴灌带直接排到排水沟中,最后排到蓄水池中,达到水分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蝴蝶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栽培槽;2、排水沟;3、下水管;4、蓄水池;5、水泵;6、回流管;7、田垄;8、滴灌带;9、走道;10、主管道;11、蝴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2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垂直绿化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易装吸水芯的定植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