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件打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3139.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8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洪青锋;刘璐;郑境;陈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4 | 分类号: | B65B35/44;B65B27/10;B65B13/04;B65B13/18;B65B6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3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件 打包机 辅助辊 支架 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管件加工 缓冲装置 捆扎 扎带 种管 过程无需人工 机械自动化 缓存装置 间距设置 人力成本 上窄下宽 包装机 传送辊 斜上方 延长线 上端 流水线 打包 传送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打包机,属于管件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管件打包机包括依次流水线设置的输送装置、扎带包装机和缓冲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斜上方设有管件缓存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二传送辊,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辅助辊,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辅助辊,所述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上端延长线的夹角小于等于9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件打包机,将管件包裹成上窄下宽的稳定的管件组件,传输至扎带包装机上进行捆扎,完成捆扎后传送至缓冲装置上完成打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的使用,提高了管件加工的机械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打包机。
背景技术
管件生产完成后常常需要将一定个数的管件进行打捆包装,再进行运输。大型管件的打包搬运多采用吊车与人工配合进行,中小型管件则基本采用全人工打包,这种传统的打包方式虽然便于灵活操作,但是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人工打包尤其是新手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操作的管件打包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件打包机,包括依次流水线设置的输送装置、扎带包装机和缓冲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斜上方设有管件缓存装置;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一传送辊;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二传送辊,其中,位于支架两端和中间的三个第二传送辊分别与一个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用于驱动三个所述第二传送辊转动,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辅助辊,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辅助辊,所述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上端延长线的夹角小于等于90°,其中,位于支架两端和中间的三个第一辅助辊和位于支架两端和中间的三个第二辅助辊分别与一个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用于驱动三个所述第一辅助辊和三个所述第二个辅助辊转动;
所述管件缓存装置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底板的一长边上,所述第二侧板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底板的两个短边上各设有一滑轨,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底板垂直,所述滑轨的一端设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底板上设有计数器。
其中,所述缓冲装置远离扎带包装机的一侧设有龙门框架,所述龙门框架的底部设有磨辊,所述磨辊上设有凸起,所述龙门框架的顶部设有滚轴和锯齿切割器,所述锯齿切割器的长度大于滚轴的长度,所述锯齿切割器位于所述滚轴远离扎带包装机的一侧,所述滚轴上缠绕有静电膜。
其中,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减速电机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辊、扎带包装机的台面和第二传送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上套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橡胶或发泡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件打包机,通过管件缓存装置将加工完成的管件按数量分组传送至传输装置上,传输装置将管件包裹成上窄下宽的管件组件,继续向前传输至扎带包装机上进行捆扎,完成捆扎后的管件组件传送至缓冲装置上即可完成打包,整个打包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的使用,提高了管件加工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件打包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件打包机的输送装置和管件缓存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3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量包装功能的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自动叠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