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树孔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6018.1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3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敏;申海霞;刘东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海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套管 电气柜 减震器 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 测试装置 推杆电机 吸收效率 固定板 挥发 脂胺 大树 分析仪本体 输出轴端部 侧面固定 底部活动 顶部安装 内部设置 导气管 检测筒 内侧壁 万向轮 支撑垫 移动 挡环 连通 侧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树孔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装置,包括电气柜,所述电气柜的顶部安装有分析仪本体与真空泵,所述电气柜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底支撑垫,所述安装套管的内侧壁固定有限位挡环,且安装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减震器,所述电气柜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真空泵的顶部固定有检测筒,所述真空泵的侧面连通有导气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方便了整个装置的移动,同时也保证了该装置在不移动时的稳定性,并能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实际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树孔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树孔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胺,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氨分子中的氢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同时,胺可以是看作氨分子中的H被烃基取代的衍生物,胺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具有极重要的生理活性和生物活性。
当前的树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测试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实际使用效果差,其次,测试过程中由于空气等杂质的存在,会导致测试结果准确性低,不利于实际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树孔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树孔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树孔脂胺挥发吸收效率测试装置,包括电气柜,所述电气柜的顶部安装有分析仪本体与真空泵,所述电气柜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底支撑垫,所述安装套管的内侧壁固定有限位挡环,且安装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减震器,所述电气柜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真空泵的顶部固定有检测筒,所述真空泵的侧面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管段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检测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分析仪本体之间设置有传输线缆,所述检测筒的内顶部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筒的内侧壁面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检测筒的内底部安装有放置架。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管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套管分别设置在电气柜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底支撑垫安装在第一减震器的底部,所述底支撑垫的底部固定有若干防滑凸块。
优选的,所述推杆电机安装在限位挡环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圆饼形,且固定板的横截面直径大于限位挡环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检测探头固定在密封盖上,且密封盖与检测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气柜的输出端与分析仪本体、真空泵、推杆电机、电磁阀、检测探头与气压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的型号为7V12C85R37,所述推杆电机的型号为YNT-04,所述电磁阀的型号为SJ3000,所述气压传感器的型号为PT124G-2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安装套管、底支撑垫、限位挡环、推杆电机、固定板、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和万向轮,方便了整个设备的移动,同时也保证了该装置在不移动时的稳定性,实际使用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真空泵、检测筒、导气管、电磁阀、密封盖和气压传感器,能够使得测试时的检测筒处于真空状态,方便挥发,从而显著的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海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市海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6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