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及无线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8566.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5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吕学文;吴庆国;许嘉慧;吕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H01F27/25;H01F27/02;B60L5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器 导磁杆 能量发射线圈 能量接收线圈 导磁框 能量传输效率 能量发射装置 磁力线 能量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布置形式 导磁效率 导磁作用 无线充电 谐振状态 装配方便 磁芯 壳体 嵌有 相配 穿过 体内 | ||
1.一种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嵌有环形能量发射线圈和导磁框;所述导磁框位置位于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里;沿该导磁框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导磁杆,各所述第一导磁杆一端与所述导磁框外侧对应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并与其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周向间隔布设多个第二导磁杆,各所述第二导磁杆一端与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相接触,另一端向内延伸至所述导磁框外侧;其中,各所述第二导磁杆均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导磁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框包括首尾顺序连接的多个第一铁氧体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杆包括第二铁氧体条和第三铁氧体条;所述第二铁氧体条的一端与所述导磁框外侧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铁氧体条中部;所述第三铁氧体条与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杆包括第四铁氧体条,和中部与该第四铁氧体条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五铁氧体条;所述第四铁氧体条与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磁杆以所述导磁框的中心为圆心等角度间隔布设;各所述第二导磁杆以所述导磁框的中心为圆心等角度间隔布设;所述导磁框中心与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的中心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对应扣合的下壳和上盖;所述下壳上设有第一导磁杆容置槽、第二导磁杆容置槽、导磁框容置槽和环形能量发射线圈容置槽;所述第一导磁杆容置槽、所述第二导磁杆容置槽和所述导磁框容置槽的槽底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容置槽置于所述第一导磁杆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导磁杆容置槽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导磁杆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导磁杆容置槽均与所述环形能量发射线圈容置槽的槽底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导磁框对应压接的导磁框压紧凸起,多个分别与各所述第二铁氧体条对应压接的第二铁氧体条压紧凸起,与各所述第五铁氧体条对应压接的第五铁氧体条压紧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上盖边缘周向布设多个上盖穿装孔;所述下壳的侧壁上布设多个下壳穿装孔;各所述上盖穿装孔与各所述下壳穿装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且均通过螺栓及螺母对应连接。
10.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用于无线充电器的能量发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85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浸式高过载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互感器便捷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