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格莱圈材料应用老化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9777.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3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易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装置主体 格莱圈 老化试验装置 材料应用 驱动主体 工装 本实用新型 耐久试验 活塞杆 新型高分子 试验装置 电连接 自动化 测试 规范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格莱圈材料应用老化试验装置。一种新型格莱圈材料应用老化试验装置,其中,包括试验装置主体、设于试验装置主体上的驱动主体,驱动主体连接活塞杆;所述的试验装置主体上设有工装,待测试的格莱圈固定于工装内,所述的活塞杆在工装内往复运动,所述的试验装置主体上还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主体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高格莱环耐久试验的自动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对新型高分子格莱环耐久试验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格莱圈材料应用老化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铁行业的不断发展,其技术水平及创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无法企及的高度,截止2015年,中国高铁通车及运营总里程已经超过8887km,到2020年总里程数会增加至30000km;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洽谈的国外高铁项目多达20个。国家在大力发展高铁工程建设同时,提出专用材料国产化目标,为新型化工材料领域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主要结合高铁行业新材料应用实践,从轨道原料、线缆原料以及机车用化学品等方面进行应用综述分析,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种新型复合高分子材料具有轻量、强度高、刚度高、不燃性、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铁道车辆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新型材料的应用,针对新型材料的研究测试要求与测试设备而也需要及时得到更新。
现有的格莱圈老化试验主要以橡胶密封圈老化试验为主,主要是以不同温度下的进行橡胶密封圈老化,确定橡胶密封圈压缩永久变形率与老化时间及老化温度相关。
现有格莱圈老化试验方法主要进行不同温度下的橡胶密封圈老化装置,无相对工况情况下的耐压磨损老化方法,此试验方法并不适合强度高耐老化的新型高分子格莱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格莱圈材料应用老化试验装置,准确模拟格莱圈运作过程中的侧向承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格莱圈材料应用老化试验装置,其中,包括试验装置主体、设于试验装置主体上的驱动主体,驱动主体连接活塞杆;
所述的试验装置主体上设有工装,待测试的格莱圈固定于工装内,所述的活塞杆在工装内往复运动,所述的试验装置主体上还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主体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机构可控制驱动主体,驱动主体驱动活塞杆在工装内往复运动,这样准确模拟格莱圈运作过程中的侧向承载,本装置是建立适合于检测机构的通用型固定装置,而且是针对阶段性磨损进行磨损尺寸测定及预警装置。
进一步的,本驱动主体内设有建压机构和传送机构。
建压机构,采用大直径气缸,利用压缩空气推动气缸产生压力,使用调压阀调节气压来调节工作压力,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值,以便更直观的观察记录压力参数。机构使用直线轨道作为移动结构,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及保护气缸。
传送机构,使用凸轮结构将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由变频器控制大扭力电机,实现移动速度可调的同时确保足够扭力驱动滑台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装包括固定于试验装置主体上部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定位台,定位台上设有压块,待测试的格莱圈固定于压块内。
本工装为便携式拆卸结构,通用式设计,以更好的适应多种样件的试验。压块使用45#钢热处理后精磨,以达到要求的硬度及光洁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块内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固定待测试的格莱圈以及O形圈,第二凹槽内固定导向环。通过凹槽的固定方式可使格莱圈等准确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多个定位孔。通过多个定位孔可改变定位台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未经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9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表面微纳结构的摩擦试验装置
- 下一篇:材料摩擦对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