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初沉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3752.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0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武;陆庆华;樊绿松;朱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润源环境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栏 初沉池 回形槽 驱动装置 连接板 池体 回形 体内 技术方案要点 潜在安全隐患 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 防护性能 上下移动 四周侧壁 开口处 开口卡 铲车 池槽 底壁 底面 顶面 内开 竖直 斜坡 坠落 巡视 开口 堵住 驱动 行驶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初沉池,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初沉池无护栏,工作人员易不慎坠落池槽中,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供铲车行驶的斜坡,所述池体的四周侧壁内开设有一连通的回形槽,所述回形槽延伸至池体的顶面形成回形的开口;所述回形槽内设置有护栏,所述回形槽底壁还连接有驱动护栏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护栏底面与驱动装置间连接有一块呈回形的能与开口卡嵌配合的第一连接板。初沉池工作时,启动驱动装置,第一连接板上的护栏也随之上升,上升至第一连接板正好封堵住开口处,护栏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巡视时不慎落入池体内,达到提高防护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初沉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中经常用到初沉池,初沉池是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淀物进行初步分离,污水经过初沉池后,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会沉淀到初沉池的底部,固体颗粒物在初沉池底部的聚集形成浓缩的淤泥层,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初沉池,会降低沉淀效果,还会影响污水流通,因此需要定期清理初沉池底部的浓缩污泥层。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6042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初沉池,包括: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两个池槽,池体上池槽内设有斜坡,该斜坡的坡度为25%-35%。斜坡上均匀地设有若干个进水口,这些进水口与玻璃清洗车间的沉淀池的排水管接通。池体上远离斜坡处设有排水槽,该排水槽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集水孔,池体上排水槽的一侧设有排水孔。池体上池槽的底部埋设有钢轨,该钢轨的顶面与池槽的底面重合。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初沉池一般为露天设置,池槽深度为2.5米-3米,若工作人员不慎坠落池槽中,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而现在的防护栏一般都是焊接固定,又不便铲车进入,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初沉池,其具有防护性能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初沉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供铲车行驶的斜坡,所述池体的四周侧壁内开设有一连通的回形槽,所述回形槽延伸至池体的顶面形成回形的开口;所述回形槽内设置有护栏,所述回形槽底壁还连接有驱动护栏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护栏底面与驱动装置间连接有一块呈回形的能与开口卡嵌配合的第一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沉池工作时,启动驱动装置,第一连接板上的护栏也随之上升,上升至第一连接板正好封堵住开口处,护栏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巡视时不慎落入池体内。当需要清理初沉池底部的浓缩污泥层,启动驱动装置使得第一连接板下降收纳至回形槽中,方便铲车进入斜坡,开到初沉池底部进行清泥作业,无需人工挖掘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四个设置于回形槽内底壁上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驱动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板底面的四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液压杆,使第一连接板受力均匀,平稳上升。启动驱动装置,第一连接板上的护栏也随之上升,上升至第一连接板正好封堵住开口处,护栏可防止工作人员跌落初沉池内,提高初淀池的安全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栏顶面连接有一块呈回形的能与开口卡嵌配合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于第一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护栏顶面设置第二连接板,避免护栏的尖锐处伤害到工作人员。当需要清理初沉池底部的浓缩污泥层,启动驱动装置使得第一连接板下降收纳至回形槽中,此时,第二连接板正好封堵住池体顶面的回形开口处,保护护栏不受铲车的轮体挤压,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二连接板堵住开口,工作人员不易踩空导致脚卡到回形槽中,进一步提高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面上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覆盖在第二连接板顶面上的弹性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润源环境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金润源环境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3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池底污泥的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