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簧拆卸用机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5624.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3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机具 拉杆本体 支撑部件 拆卸 轨道车辆转向架 夹取装置 拉杆组件 锁固组件 机具架 支撑面 转向架 倾倒 悬臂梁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施加约束 外侧弹簧 抓取机构 故障率 上弹簧 施加力 自由端 承载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簧拆卸用机具,所述机具包括机具架及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拉杆组件、锁固组件及支撑部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为由机具架上伸出的悬臂梁状结构,所述拉杆本体的自由端上还安装有用于为转向架上弹簧施加力的抓取机构,所述力用于迫使所述弹簧倾倒;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承载倾倒的弹簧;所述锁固组件用于对支撑部件上的弹簧施加约束,所述约束为:实现所述弹簧中,内侧弹簧与外侧弹簧两对位置固定。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机具,可有效降低转向架拆卸过程中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拆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簧拆卸用机具。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重要的部件之一,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在转向架检修过程中,需要对结构进行拆分,转向架包括承载弹簧,其中承载弹簧主要通过人工搬动的方式取下,转向架两端的承载弹簧分为外、中、内三排,针对型号各不相同的转向架,承载弹簧的数量和型号等存在差异,承载弹簧的节距也各不相同,一个承载弹簧包括内承载弹簧和外承载弹簧,并且内承载弹簧和外承载弹簧之间相互独立,在搬动承载弹簧时,需要增加额外的力使内承载弹簧与外承载弹簧保持相对固定。
通常一个承载弹簧的质量在10kg以上,仅通过工人搬动的方式取放承载弹簧,使工人每天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并且工人在搬动的过程中,由于重复劳动、操作空间狭窄、承载弹簧本身重量较大的问题,易出现因为手滑、脱力,导致承载弹簧拆卸过程中出现伤人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为解决以上提出的拆卸转向架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如申请号为:201810798273.3的专利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方案,不仅可实现利用机具拆卸替代人工劳动,由于采用自动化拆卸,使得拆卸转向架还具有效率高的特点。
对用于转向架拆卸的装置的结构设计和转向架拆卸方法作进一步研究,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轨道交通领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对用于转向架拆卸的装置的结构设计和转向架拆卸方法作进一步研究,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轨道交通领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簧拆卸用机具,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机具,可有效降低转向架拆卸过程中的故障率。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簧拆卸用机具,包括机具架及安装在机具架上的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拉杆组件、锁固组件及支撑部件,所述拉杆组件、锁固组件及支撑部件均安装在机具架的同侧,在高度方向上,由下至上分别为:支撑部件、锁固组件、拉杆组件;
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为由机具架上伸出的悬臂梁状结构,所述拉杆本体的自由端上还安装有用于为转向架上弹簧施加力的抓取机构,所述力用于迫使所述弹簧倾倒;
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承载倾倒的弹簧;
所述锁固组件用于对支撑部件上的弹簧施加约束,所述约束为:实现所述弹簧中,内侧弹簧与外侧弹簧两对位置固定。
现有技术中,针对轨道车转向架结构,其包括的弹簧、斜楔块设置在侧架的腔体内,所述弹簧包括减震弹簧和承载弹簧。同时,在所述腔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凸点,用于约束减震弹簧、承载弹簧在所述腔体内的位置,斜楔块安装在承载弹簧的上端。故在进行减震弹簧、承载弹簧、斜楔块拆卸时,受限于以上腔体的尺寸,在实现机械手臂拆卸时,要求机械手臂要有极为准确的动作流程。且现有技术中,针对减震弹簧和承载弹簧拆卸,所述动作流程一般为:采用包括卡爪的夹具夹持住对应弹簧后上提以使得弹簧的下端越过所述凸点的上端,而后通过机械手驱动所述卡爪运动,以使得弹簧随卡爪由所述腔体中移出,后续置放弹簧于操作台或检修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5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