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车用整流二极管电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6066.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3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曹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达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黄启兵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电性能测试装置 整流二极管 二极管 大功率车 弧形凹槽 搬移 把手 二极管检测装置 电流承受能力 陶瓷基板表面 测试 安装测试 面积增大 人体工学 优化测试 中间设置 打火 弧线 击穿 手部 铜块 抓握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极管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车用整流二极管电性能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优化测试点,采用陶瓷基板表面安装测试铜块,测试面积增大,大大提高电流承受能力,在采用大于30A电流进行测试时,不会出现二极管出现打火的风险,有效降低二极管被击穿损坏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的中间设置有把手式弧形凹槽,当本装置需要搬移时,把手式弧形凹槽正好符合手部的弧线,满足人体工学,不仅方便抓握,更能减少搬移过程出所需付出的力道,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整流二极管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车用整流二极管电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企业革新的重点。目前,车用整流二极管的应用较为广泛,其生产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由于车用整流二极管的引线尺寸较小,直径约为1.3mm,且呈圆柱形,而用来测试的工具是测笔,但是测笔尖端的直径不到1mm,因此,在对车用整流二极管进行电性能测试时,必须采用模块装载,再利用测笔进行点测,但是这种测试方法不能形成充分接触,而且速率极其缓慢,尤其是新员工在使用测笔测试时,总会存在很多问题,譬如:操作难度大,时常出现测试不准、测试时管体散落、接触不良、误判等现象,使得现有的测试工具严重影响到测试效果,同时影响测试效率。
现有技术中,生产商都会对车用整流二极管进行抽检测试,一般的测试过程是将车用整流二极管夹住,然后接到二极管电性测试仪上,进行二极管的检测;然而,上述的测试过程具有很大的缺陷:不停的夹持或者松开,会对二极管产生损坏,而且夹持的部位经过多次使用后,会产生损坏,影响使用。
目前使用的二极管电性能测试装置,虽然操作方便,且测试效率高,但是其测试点多采用Φ1.5mm的铜针,存在接触面积小,电流受限的问题,当采用大于30A电流进行测试时,存在二极管出现打火的风险,易造成二极管被击穿损坏;另外,底座均设置为长方形,在搬动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且移动时手不方便抓握,使用及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车用整流二极管电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功率车用整流二极管电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支架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管连接充气座,所述气缸的底端对称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连接上陶瓷基板,所述上陶瓷基板的底端安装上测试铜块,所述上测试铜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凹槽,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上测试铜块的下方设置有下陶瓷基板,所述下陶瓷基板表面设置有下测试铜块,所述下测试铜块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上凹槽配合使用的下凹槽。
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上测试铜块的上凹槽与位于右侧的上测试铜块的上凹槽的横截面积不同。
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上测试铜块的上凹槽与位于右侧的上测试铜块的上凹槽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底座的的中间设置有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设置为把手式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优化测试点,采用陶瓷基板表面安装测试铜块,测试面积增大,大大提高电流承受能力,在采用大于30A电流进行测试时,不会出现二极管出现打火的风险,有效降低二极管被击穿损坏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的中间设置有把手式弧形凹槽,当本装置需要搬移时,把手式弧形凹槽正好符合手部的弧线,满足人体工学,不仅方便抓握,更能减少搬移过程出所需付出的力道,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达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达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60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电缆接头局部放电缺陷模拟单元及装置
- 下一篇:芯片烧录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