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壁挂式碳纤维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6536.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石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和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发热丝 反射组件 墙壁 壳体 分隔组件 支撑组件 体内 辐射远红外线 技术方案要点 碳纤维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 固定壳体 热量传导 热能传导 热能反射 电暖器 通电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碳纤维取暖器,其涉及电暖器领域,旨在解决碳纤维发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墙壁上,浪费热能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碳纤维发热丝,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固定碳纤维发热丝的分隔组件、设置在壳体和墙壁之间且用于固定壳体的反射组件以及用于将反射组件固定在墙壁上的支撑组件,首先通过支撑组件将反射组件固定在墙壁上,利用分隔组件将碳纤维发热丝安装在壳体内,将壳体安装在反射组件上,给碳纤维发热丝通电产生热能,对外辐射远红外线,通过反射组件将热能反射至浴室内,以此可以减少热能传导至墙壁上,有利于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壁挂式碳纤维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取暖器从基本发热原理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即:电热丝发热体、石英管发热体、陶瓷发热体、卤素管发热体、导热油发热体和碳素纤维发热体。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135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长丝碳纤维新型取暖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及设置在散热板内侧的长丝碳纤维发热线,所述长丝碳纤维发热线的端部从外壳伸出,连接至设置在外壳上的温控器装置,从温控器装置引出电源线连接外部电源为散热装置供电;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上下对流孔。
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取暖器时,当取暖器安装在墙上后,长丝碳纤维发热线通电发热,对室内加热,同时也在给墙壁加热,热量会从墙壁上散发到室外,由此会浪费掉一部分热能,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碳纤维取暖器,有利于减少热能向墙壁散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壁挂式碳纤维取暖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碳纤维发热丝,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固定碳纤维发热丝的分隔组件、设置在壳体和墙壁之间且用于固定壳体的反射组件以及用于将反射组件固定在墙壁上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支撑组件将反射组件固定在墙壁上,利用分隔组件将碳纤维发热丝安装在壳体内,将壳体安装在反射组件上,给碳纤维发热丝通电产生热能,对外辐射远红外线,通过反射组件将热能反射至浴室内,以此可以减少热能传导至墙壁上,有利于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若干个设在壳体两相对设置的内侧壁上的隔板,所述隔板沿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相邻所述隔板的相对相侧壁上均设有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构成供碳纤维发热丝穿过的安装空间,所述隔板与壳体的底壁、顶壁均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碳纤维发热丝依次穿过间隙、和安装空间,以此可以快速便捷的将碳纤维发热丝平铺在壳体内,便于碳纤维发热丝均匀向外散发热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墙壁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T型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底壁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一端用于封闭限位槽、另一端向远离墙壁的一侧延伸,所述横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供壳体插入的横槽;
所述反射组件包括保温反射板,所述保温反射板靠近墙壁一侧设有插入限位槽内的T型的限位块,所述保温反射板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均布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壳体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支撑板固定在墙壁上,将保温反射板的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将保温反射板固定在墙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顶壁上贯穿设有插槽;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插入插槽内的钩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和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和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6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