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质结硅磁敏三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7195.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2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锋;漆园园;刘红梅;温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3/00 | 分类号: | H01L43/00;H01L43/02;H01L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敏三极管 异质结 硅片 本实用新型 检测磁场 集成化 器件层 传感器 衬底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质结硅磁敏三极管,所述传感器包括作为器件层的第一硅片(1)和作为衬底的第二硅片(2),其中,在所述第一硅片(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磁场的硅磁敏三极管。本实用新型所述异质结硅磁敏三极管结构简单,实现了芯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质结硅磁敏三极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传感器技术倍受重视,尤其是在现代工业和电子产品领域,对于磁场传感器的磁灵敏度要求也随之增高。
在现代传感器技术中,磁场传感器多采用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电子机械加工系统)技术和反向外延技术制作的双发射极磁敏三极管、横向集成化双极型三极管、共发射极磁敏三极管、侧墙型磁敏三极管和差分结构的硅磁敏三极管等。
为进一步提高磁敏三极管的磁灵敏度特性、改善其温度特性并拓宽其应用领域,有必要提供一种磁灵敏度高、磁场测量温度漂移小且集成化高的硅磁敏三极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在单晶硅上制作SOI(绝缘层上硅)硅磁敏三极管,采用nc-Si:H/c-Si异质结作为发射结,且将发射结、载流子复合区和基极制作在SOI器件层的上表面,将集电区制作在SOI结构的键合界面处,能够显著提高发射结载流子注入效率,改善SMST的磁灵敏度和温度特性,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质结硅磁敏三极管,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作为器件层的第一硅片1和作为衬底的第二硅片2。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异质结硅磁敏三极管的制作工艺,其中,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洗第一硅片1,然后进行一次氧化,生长薄氧;
步骤2,在第一硅片1的上表面进行一次光刻,制作集电区掺杂窗口,并注入n+型杂质,形成集电区6;
步骤3,清洗第一硅片1,高温退火以激活杂质原子,然后清洗第二硅片2,并在第二硅片2的;下表面二次氧化,生长二氧化硅层
步骤4,采用键合工艺,将第一硅片1与第二硅片2进行键合,优选地,将第一硅片1的上表面与第二硅片2的下表面进行键合,使得集电区6处于键合界面处;
步骤5,在键合后,对第一硅片1的下表面进行工艺减薄、抛光和清洗处理,
优选地,先将第一硅片1的厚度进行减薄工艺处理,然后把键合后的第一硅片1和第二硅片2形成的SOI片旋转倒置,使得第二硅片2处于下部,第一硅片1作为器件层,第二硅片2作为衬底;
步骤6,三次氧化,在上述旋转倒置的SOI片双面生长薄氧;
步骤7,在第一硅片1的上表面进行二次光刻,制作载流子复合区窗口,并进行深能级杂质掺杂,形成载流子复合区7;
步骤8,在第一硅片1的上表面进行四次氧化,再进行三次光刻,形成发射区窗口,然后在发射区窗口生长原位掺杂nc-Si:H薄膜,形成发射区4;
步骤9,清洗SOI片,在第一硅片1上进行四次光刻,刻蚀基区窗口,并进行p+型掺杂,形成基区5;
步骤10,清洗SOI片,然后在第二硅片2下表面进行第五次光刻,刻蚀形成集电区引线结构8。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异质结硅磁敏三极管,优选采用第二方面所述的制作工艺得到。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赫兹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密封罩及旋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