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步进电机式汽车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7819.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9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山;朱清山;肖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D28/00 | 分类号: | F16D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步进电机 控制离合器 汽车离合器 从动盘 传感器 离合器控制机构 离合器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 传统离合器 驾驶员意图 离合器控制 离合器磨损 离合器扭矩 手动离合器 车辆状态 电控单元 工作性能 接合压力 膜片弹簧 行驶状态 液压压力 状态调节 传递 调压阀 加装 去除 变形 疲劳 反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步进电机式汽车离合器,它在不改变手动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加装传感器与电控单元,并且将控制机构改为步进电机式的调压阀,通过传感器对驾驶员意图以及车辆状态进行反馈,然后根据离合器需要的状态调节离合器执行机构中的液压压力,进而控制离合器主从动盘的接合压力、控制离合器扭矩的传递、主从动盘的比转速,完成对离合器的控制。本离合器解决了传统离合器助力繁琐的问题,可以去除离合器磨损及膜片弹簧疲劳变形对离合器扭矩传递的影响,可以结合驾驶员的意图与车辆的行驶状态有效改善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可以降低离合器控制的难度、提高离合器的控制精度的离合器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的离合器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采用步进电机作为控制部的步进电机式汽车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在各种车辆里均涉及到的一种设备,它是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之间切断和传递动力的部件。
离合器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是通过离合器接合实现的,变速器换挡是通过完全分离实现的,离合器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和防止传动系过载是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的滑摩来实现的。
对车辆的起步过程进行定量评价时,所提出的客观评价指标主要有离合器起步接合时间、冲击度和比滑磨功。其中,离合器起步接合时间是从控制器发出起步指令到离合器完全接合为止所耗费的时长,良好的起步品质要求在起步平顺的基础上起步时间尽量的短;冲击度是车辆纵向加速度对时间的导数,冲击度与输出转矩变化率成正比,输出转矩变动越快,传动系统冲击越大,冲击度较好地反映了起步换挡过程中的动力学本质,冲击度可以真实地反映起步换挡过程汽车传动系在和变化以及车辆的运动状态;离合器的滑磨功是指离合器结合过程中有多少机械能变成热能,表征了离合器摩擦表面磨损的严重程度,而比滑磨功是滑磨功与离合器摩擦面积之比。
摩擦式离合器工作控制指标主要通过离合器的结合量和结合速度来体现,它不仅对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因果关系,而且离合器的接合量和接合速度对驾驶员经验要求也比较高,甚至离合器的接合量和接合速度直接影响车辆的起步平稳性和换挡流畅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步进电机式汽车离合器,它在不改变手动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加装传感器与电控单元,并且将控制机构改为步进电机式的调压阀,通过传感器对驾驶员意图以及车辆状态进行反馈,然后根据离合器需要的状态调节离合器执行机构中的液压压力,进而控制离合器主从动盘的接合压力、控制离合器扭矩的传递、主从动盘的比转速,完成对离合器的控制。
并通过电控单元进行数据计算后向步进电机调压阀发出指令,对离合器液压分离器进行液压调节从而实现对离合器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步进电机式汽车离合器,它包括传感器、离合器电控单元、执行器和离合器。
所述的传感器对驾驶员意图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对车辆各部位的信号进行收集,然后传递至离合器电控单元,离合器电控单元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相应的指令到执行器,通过执行器对离合器进行控制;离合器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连接到离合器上的分离拨叉,执行器对液压缸的伸缩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离合器的控制;所述的执行器为步进电机调压阀。
所述的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
所述的控制信号包括离合器踏板位置、节气门位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输入轴转速、车速;所述的反馈信号包括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比和主、从动盘的位置;信号的采集由相应的传感器来完成。
所述离合器踏板对应的传感器为电位器式的位置传感器,由两个无触点线性电位器传感器组成。
所述的步进电机调压阀为带有先导阀的座阀式溢流阀,采用二级同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