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门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8709.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5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闪闪;唐屈雪;郭刚;熊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11129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门 背门限位器 车体平面 车体 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 零部件结构 限位器本体 安装难度 安装凸台 接触配合 上限位器 点接触 面接触 舒适性 原有的 突起 减小 门限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门限位器,包括设置在车体背门上限位器本体,所述限位器本体包括背门安装部和突起于背门安装部上形成的背门限位台,所述背门安装部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车体接触配合安装的安装凸台,本技术方案的背门限位器在提高零部件强度的同时,减小零部件体积,简化零部件结构,以点接触的结构替代原有的面接触的结构,降低了车体平面度要求,相应减少为提高车体平面度而产生的费用,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车辆的外观质量及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背门限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也趋向于实用、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成本低、轻量化等方向,现汽车行业车型较多,除经济性、动力性、操稳性外,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客户认知度等,产品设计时对产品性能也要求日益严格。如汽车的外观质量及舒适性的要求。现市面上背门限位器的结构普遍为全平面结构,受安装力大小及车体平面度的影响,全平面结构的背门限位器容易产生形变导致背门上下限位器接触不良,在车辆行驶时容易产生异响,不利于汽车的舒适性及外观质量。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车体背门限位装置进行改进,使其在提高零部件强度的同时,减小零部件体积,简化零部件结构,同时对车体平面度的要求相对降低,且不会产生形变,背门限位器安装时贴合性更高,降低噪音,提升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背门限位器,使其在提高零部件强度的同时,减小零部件体积,简化零部件结构,以点接触的结构替代原有的面接触的结构,降低了车体平面度要求,相应减少为提高车体平面度而产生的费用,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车辆的外观质量及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门限位器,包括设置在车体背门上限位器本体,所述限位器本体包括背门安装部和突起于背门安装部上形成的背门限位台,所述背门安装部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车体接触配合安装的安装凸台。
进一步,所述背门安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器本体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安装凸台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所述背门安装部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通孔周向的安装凸台与第二通孔周向的安装凸台相对于背门安装部几何中心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安装凸台高度为1.5-2.5mm,所述安装凸台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或者其他规则的几何图形。
进一步,所述限位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对其背门安装部和背门限位台均形成整体支撑的背门限位骨架。
进一步,所述背门安装部设置有注塑孔。
进一步,所述背门限位台与背门安装部上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角为100°-110°,第二夹角为80°-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背门限位器,使其在提高零部件强度的同时,减小零部件体积,简化零部件结构,以点接触的结构替代原有的面接触的结构,降低了车体平面度要求,相应减少为提高车体平面度而产生的费用,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车辆的外观质量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背门限位台1;背门安装部2;安装凸台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注塑孔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8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后背门锁维修盖板及汽车后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