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熔炼炉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0431.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胜;王嘉璐;房小告;解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凯新型复合材料(丹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4;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杨俊达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回收 排气管 塑胶 废气 过滤网 熔炼炉 上端 盘管 通水 本实用新型 熔炼炉废气 处理装置 引风机 上端排气口 大颗粒状 法兰连接 节能环保 冷水加热 杂质过滤 进水管 喷淋箱 下端 过滤 回收 引入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熔炼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塑胶熔炼炉、热能回收箱和喷淋箱,所述塑胶熔炼炉上端排气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通过引风机连接于热能回收箱左侧底部,所述热能回收箱内下端且位于第一排气管进口的上端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排气管内且位于过滤网的上端设有通水盘管,所述热能回收箱上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引风机将塑胶熔炼炉内产生的废气引入热能回收箱底部,废气向上流动,通过过滤网将废气中的稍大颗粒状的杂质过滤后流向过滤网上方,通过通水盘管左侧连接的进水管向通水盘管内通入冷水,通过废气的热能给冷水加热,对热能进行回收,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胶熔炼炉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塑胶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成品为固体,在制造过程中是熔融状的液体,因此可以籍加热使其熔化、加压力使其流动、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种形状,此庞大而变化多端的材料族群称为塑胶。塑胶料在熔炼炉中熔炼时易产生有害气体,而塑胶料由于存放等因素的影响表面携带的杂质也会在熔炼时产生废气,废气中携带大量粉尘颗粒,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同时废气中含有大量热量,直接排出会造成能量浪费。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塑胶熔炼炉废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熔炼炉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熔炼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塑胶熔炼炉、热能回收箱和喷淋箱,所述塑胶熔炼炉上端排气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通过引风机连接于热能回收箱左侧底部,所述热能回收箱内下端且位于第一排气管进口的上端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排气管内且位于过滤网的上端设有通水盘管,所述热能回收箱上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于喷淋箱左侧下端,所述喷淋箱内部通过水管连接有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位于第二喷淋管上方,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下方均设有填料层,所述喷淋箱上端设有排气筒,所述排气筒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优选的,所述通水盘管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热能回收箱底部设有清理口。
优选的,所述喷淋箱底部设有排污口。
优选的,所述喷淋箱前侧且与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水平位置处均设有检修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底部均匀分布有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引风机将塑胶熔炼炉内产生的废气引入热能回收箱底部,由于废气具有很高的温度,废气会向上流动,通过过滤网将废气中的稍大颗粒状的杂质过滤后流向过滤网上方,通过通水盘管左侧连接的进水管向通水盘管内通入冷水,通过废气的热能给冷水加热,对热能进行回收,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通过出水管排出供使用,通过出水管将废气排进喷淋箱内,通过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喷头喷水和填料层对废气进行净化,去除颗粒物,经过净化的废气通过排气筒排出,通过排气筒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提高了废气净化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对废气中的热能进行充分回收,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淋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胶熔炼炉、2热能回收箱、3喷淋箱、4第一排气管、5引风机、6通水盘管、7第二排气管、8水管、9第一喷淋管、10第二喷淋管、11填料层、12排气筒、13活性炭吸附层、14进水管、15出水管、16清理口、17排污口、18检修口、19喷头、20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凯新型复合材料(丹阳)有限公司,未经西凯新型复合材料(丹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0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建筑工地用粉尘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酰胺造粒用喷淋沉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