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2968.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9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昊懿;孙广田;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法雷奥温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壳体 雨刮器 传动杆 通孔 固定组件 连杆机构 固定件 可插拔 配合孔 本实用新型 机动车辆 依次连接 运输状态 从动轴 驱动轴 紧固 曲柄 摇臂 稳固 贯穿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其用于机动车辆,包括:雨刮器单元,其包括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依次连接有固定到第一支承壳体的驱动轴、曲柄、传动杆、摇臂、以及固定到第二支承壳体的从动轴;可插拔固定件;其中,在传动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在第一支承壳体和所述第二支承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配合孔,以便可插拔固定件能够贯穿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和配合孔以将传动杆紧固到第一支承壳体和/或第二支承壳体。这样的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简便且能够确保在运输状态中稳固地固定雨刮器单元的各个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其用于机动车辆,且其包括雨刮器单元和用于在运输状态时将雨刮器单元的传动杆和支承壳体彼此固定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雨刮器单元的运输状态中,用于使雨刮器单元的各部件彼此固定以使得雨刮器单元免受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振动或碰撞的破坏的固定机构存在诸多缺陷。这样的固定机构往往结构复杂,使得加工难度大,并且因此制造和加工成本大。此外,这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固定机构往往难以操作,通常需要依靠特定工具进行固定和解除固定操作。并且,由于各个部件的制造误差和它们之间的组装误差,导致固定不精确,效果差,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由于振动或碰撞而容易松脱,从而不能在运输状态时有效固定和保护雨刮器单元。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效益高、操作简便且能够确保在运输状态时稳固地固定雨刮器单元的相应部件的固定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该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包括:
-雨刮器单元,其包括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依次连接有固定到第一支承壳体的驱动轴、曲柄、传动杆、摇臂、以及固定到第二支承壳体的从动轴,
-可插拔固定件,
其中,在传动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在第一支承壳体和第二支承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对应的配合孔,以便可插拔固定件能够贯穿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和配合孔以将传动杆紧固到第一支承壳体和/或第二支承壳体。
具体地,雨刮器单元包括用于在安装状态下固定地安装到机动车辆的车身的第一支承壳体和第二支承壳体,在第一支承壳体中设置有用于雨刮器单元的驱动机构,诸如马达,并且在第一支承壳体中驱动轴旋转联接到该驱动机构,且第一雨刮臂旋转固定地联接到该驱动轴;从动轴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支承壳体中,且第二雨刮臂旋转固定地联接到该从动轴。为了在操作状态下将扭矩和运动从驱动轴传递到从动轴并从而保证第一雨刮臂和第二雨刮臂的同步运动,传动杆在其第一端部处通过与其旋转联接的曲柄旋转联接到驱动轴,并在其第二端部处通过与其旋转联接的摇臂旋转联接到从动轴。由此,在雨刮器单元中构成了传递扭矩和运动的连杆机构,其依次连接有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支承壳体中的驱动轴、曲柄、传动杆、摇臂和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支承壳体中的从动轴。因此,在雨刮器单元的运输状态时,为了防止由于振动或碰撞等对雨刮器单元造成损坏并为了便于运输,需要将雨刮器单元的相应部件彼此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在运输状态中需要固定雨刮器单元的相应部件时,仅需要将可插拔固定件插入并贯穿传动杆中设置的至少一个通孔和在第一支承壳体和/或第二支承壳体中设置的对应的配合孔;并在需要将雨刮器单元安装到机动车辆上时,仅需要将可插拔固定件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和配合孔拉出即可。由此,这样的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以非常简单的构造确保固定稳定性,并大大简化了固定和解除固定操作。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雨刮器单元固定组件中,可插拔固定件包括可插拔本体、设置在可插拔本体上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其中,第二止挡部被构造为能够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和所述配合孔。这样,在将所述可插拔固定件的可插拔本体插入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和所述配合孔之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和所述配合孔被止挡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法雷奥温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法雷奥温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2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除霜出风管道布置结构
- 下一篇:电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