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轧不锈带钢激光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3087.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8 | 分类号: | B23K26/08;B23K26/348;B23K101/16;B23K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热轧 激光焊接系统 在线退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 激光焊接头 激光焊接 焊缝 激光焊接机 热轧不锈钢 依次设置 在线退火 组合装置 延伸性 有效地 机具 焊接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不锈带钢激光焊接系统,包括激光焊接机和在线退火装置,所述激光焊接机具有激光焊接头,所述在线退火装置与所述激光焊接头沿焊缝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焊接+在线退火的组合装置对热轧不锈带钢进行焊接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焊缝的质量,尤其是延伸性和韧性,保证热轧不锈钢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钢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不锈带钢激光焊接系统,尤其是针对400系热轧不锈带钢的激光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不锈钢酸轧机组,采用激光焊机对带钢头部和尾部进行焊接,以保证生产线的连续性。酸轧机组原料源于热轧不锈钢料,其中以400系热轧不锈钢难于焊接。
400系不锈钢分为马氏体型和铁素体型。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时,存在脆性、低温韧性恶化,并伴随硬化产生的延展性下降,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通常又硬又脆。铁素体不锈钢在含碳量低的情况下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焊接裂纹内敏感性也较低;但由于被加热至900℃以上的热影响区晶粒显著变粗,使得在室温下缺少延伸性和韧性,易发生低温裂纹。
激光焊机常采用如下步骤进行焊接:夹紧带钢→剪切→拼缝→预感应加热→激光焊接→退火。采用该焊接工艺焊接400系不锈钢的焊缝,即使表面形态饱满,在焊缝质量检测杯突实验机上进行杯突实验时也无法通过;这种焊缝在连轧机上轧制时,容易发生焊缝热感应区断裂,从而导致断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热轧不锈带钢激光焊接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热轧不锈带钢激光焊接系统,包括激光焊接机,所述激光焊接机具有激光焊接头,还包括在线退火装置,所述在线退火装置与所述激光焊接头沿焊缝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热轧不锈带钢激光焊接系统还包括离线退火装置,所述离线退火装置与所述激光焊接机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沿带钢运行方向,所述离线退火装置与所述激光焊接机之间的距离为3~5m。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离线退火装置和所述在线退火装置均包括感应加热线圈及用于驱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沿焊缝延伸方向移动的退火驱动机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布置于带钢运行通道下方,所述退火驱动机构包括平移小车,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安设于所述平移小车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两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分别通过电缆与同一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激光焊接机为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焊接+在线退火的组合装置对热轧不锈带钢进行焊接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焊缝的质量,尤其是延伸性和韧性,保证热轧不锈钢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轧不锈带钢激光焊接系统,采用激光焊接+在线退火+离线退火的组合装置,能够显著地提高焊缝的质量,产品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延伸性好,不易断带,保证热轧不锈钢的产品质量。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应用于热轧不锈钢的焊接生产中,采用电弧引导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进行焊接,电弧先作用于带钢,利用电弧的预热作用,在保证大熔深的同时适当增加熔池深度,降低凝固速度,可使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粗大洁净扩散和细化,从而提高焊缝的延伸性和韧性,避免焊缝发生低温裂纹等缺陷;另外,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可以实现在较低激光功率下获得更大的熔深和焊接速度,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3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