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节能的锅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4765.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4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牛连壁;牛铭;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炎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小明 |
地址: | 7342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管 除尘 换热室 本实用新型 静电除尘 锅炉 排气口 水箱 下端 废气 锅炉制造技术 除尘效果 二次除尘 锅炉设备 回收热量 降尘挡板 现有设备 自然沉降 挡板 连通 热气 粉尘 节能 回收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节能的锅炉设备,属于锅炉制造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设备中除尘效果不理想和能量浪费的问题,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下端设置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下端连通有至少两个除尘换热室,所述除尘换热室包括水箱、第一水平热交换管、第二倾斜热交换管、第二水平热交换管、第二倾斜热交换管、第三水平热交换管、降尘挡板和静电除尘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除尘换热室,对锅炉中的废气进行除尘和回收热量,通过第一水平热交换管、第一倾斜热交换管、第二水平热交换管和第二倾斜热交换管进行热气交换回收,通过设置的挡板和水箱,使得废气中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沉降依次除尘和静电除尘箱的二次除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除尘节能的锅炉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锅炉存在许多的环保问题,现有的锅炉烟气排放一般会在排放口出设置箱体和壳体结构,并在往箱体或壳体内通水,通过水的初步过滤后,而后通过烟筒排放到大气中去。
虽然这种处理,能够处理掉一定的烟尘,但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还是有一定的粉尘残留,远远达不到环保的标准和要求,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因为废气中往往有较高的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去往往造成很大的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设备中除尘效果不理想和能量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除尘节能的锅炉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尘节能的锅炉设备,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下端设置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下端连通有至少两个除尘换热室,所述除尘换热室包括水箱、第一水平热交换管、第二倾斜热交换管、第二水平热交换管、第二倾斜热交换管、第三水平热交换管、降尘挡板和静电除尘箱,所述除尘换热室下端设置水箱,除尘换热室下端设置静电除尘箱,水箱上端设置第一水平热交换管,第一水平热交换管连通第一倾斜热交换管,第一倾斜热交换管连通第二水平热交换管,第二水平热交换管连通第二倾斜热交换管,第二倾斜热交换管连通第三水平热交换管,第三水平热交换管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除尘换热室设置有降尘挡板,降尘挡板设置在第一倾斜热交换管和第二倾斜热交换管之间,降尘挡板的上端设置第二水平热交换管,所述除尘换热室连通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端设置有抽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静电除尘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阳极集尘筒和阴极放电体,阴极放电体设置在阳极集尘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相邻除尘吸热室内的第三水平热交换管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相邻除尘吸热室内的水箱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倾斜热交换管为两个并排设置的热交换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水平热交换管与锅炉相连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锅炉产生的烟气通过抽风机的吸力作用下,使得锅炉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口通进入到除尘换热室,废气进入到除尘换热室内,通过水槽的初步过滤,在降尘挡板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经由第一水平热交换管、第一倾斜热交换管、第二水平热交换管和第二倾斜热交换管进入到下一个除尘换热室,这个过程中,废气运动方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交替进行,废气中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沉降,这是第一次除尘,同时,废气在静电除尘箱的作用下,进行二次除尘,同时,废气通过第一水平热交换管、第一倾斜热交换管、第二水平热交换管和第二倾斜热交换管进行热气交换回收,可以对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炎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炎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4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