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静子叶片及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5511.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4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9/02 | 分类号: | F01D9/02;F01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静子 冷却介质 叶片 涡轮径向 叶片冷却 冷却腔 蒸发 由内向外 逐渐增大 体内 冷凝段 蒸发段 分区冷却 冷却腔体 冷却效率 冷却需求 叶片径向 匹配度 最大化 冷凝 能源 排布 叶身 填充 分区 申请 | ||
1.一种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涡轮静子叶片的叶身内部且沿涡轮径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冷却腔体,每个所述冷却腔体内均包括位于径向内侧的冷凝段和位于径向外侧的蒸发段,每个所述冷却腔体内均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冷凝段冷凝为液体,在所述蒸发段蒸发为气体;沿涡轮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各所述冷却腔体内的冷却介质的蒸发温度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腔体内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冷凝段内的冷却介质吸引转移至所述蒸发段内进行蒸发的吸液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涡轮径向内有向外的方向,各所述冷却腔体内的所述吸液结构的吸液能力逐渐增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内壁上的丝网构件;或者所述吸液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内壁上的沟槽结构;或者所述吸液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内壁上的丝网构件和沟槽结构的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醇类、水、苯类、水银、碱金属或银。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涡轮径向由内向外,各所述冷却腔体的径向高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涡轮径向由内向外,各所述冷却腔体的径向内侧腔壁的厚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形状与所述叶身的外形相匹配。
9.一种涡轮静子叶片,包括叶身和位于所述叶身的根部的平台,所述叶身设置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冷却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轮静子叶片,其特征在于,紧邻所述平台的所述冷却腔体的冷凝段位于所述平台内,所述叶身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肋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55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