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6125.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9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卓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亚智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9 | 代理人: | 宋秀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 水池 离心机 搅碎装置 杂物分拣 收集槽 碎膜 本实用新型 处理装置 烘干装置 打气管 废膜 滑道 减重 设备使用寿命 减少设备 节约设备 输送装置 故障率 排出端 输出端 输入端 侧边 连通 杂物 传输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包括搅碎装置、防腐水池、杂物分拣装置、碎膜渣收集槽、离心机及烘干装置,所述搅碎装置通过第一滑道与防腐水池相连通,且所述搅碎装置位于防腐水池的上方设置,所述防腐水池内设置有打气管,所述打气管设置在防腐水池的底部,且均匀的设置在防腐水池的底部,所述防腐水池的侧边通过第二滑道连通至杂物分拣装置上,所述杂物分拣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碎膜渣收集槽,所述碎膜渣收集槽的排出端与离心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离心机的输出端通过输送装置传输至烘干装置内。本实用新型能避免杂物处理难点,极大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废膜渣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膜渣减重设备均为酸化中和、搅拌、脱水等主要三大步骤,但在实际投入运行中发现在客户端的来料(废干膜渣/湿油墨渣)常常会不间断出现手套、无尘布、胶带等杂物混在其中,这会导致在两个严重的问题:1、物料在进入酸化中和槽搅拌过程中会将搅拌杆缠绕住且不容易发现(槽体为PP材质槽液为浑浊状态所以无法看清槽内是否有缠绕物),累积三天到一周后会导致搅拌杆搅拌叶片打弯搅拌失效后搅拌马达过载烧坏等异常甚至搅拌杆脱落等问题。2、当酸化桶搅拌完后下一流程是利用泵浦将酸化桶中的打散的膜渣混合废液抽至离心机进行脱水,但手套、无尘布、胶带等杂物混在其中时,泵浦抽一次堵塞一次,且发现不及时很容易烧坏泵浦,故障率极高,必须安排人现场盯着,随时控制开关关闭泵浦,操作繁琐。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包括搅碎装置、防腐水池、杂物分拣装置、碎膜渣收集槽、离心机及烘干装置,所述搅碎装置通过第一滑道与防腐水池相连通,且所述搅碎装置位于防腐水池的上方设置,所述防腐水池内设置有打气管,所述打气管设置在防腐水池的底部,且均匀的设置在防腐水池的底部,所述防腐水池的侧边通过第二滑道连通至杂物分拣装置上,所述杂物分拣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碎膜渣收集槽,所述碎膜渣收集槽的排出端与离心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离心机的输出端通过输送装置传输至烘干装置内;
所述搅碎装置包括投料口、圆柱形空桶、螺杆搅碎棒,所述投料口与圆柱形空桶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空桶与第一滑到相连通,所述螺杆搅碎棒安装在圆柱形空桶上,其工作端伸入圆柱形空桶内,另一端与电机相驱动连接;
所述杂物分拣装置包括圆锥形滚筒、刮刀杆、刮刀片及高压喷淋器,所述圆锥形滚筒的大锥形口与第二滑道相连通,所述圆锥形滚筒的中轴线上设置有刮刀杆,圆锥形滚筒以刮刀杆旋转设置,所述刮刀杆上设置有刮刀片,朝向圆锥形滚筒设置,所述高压喷淋器位于圆锥形滚筒的正上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所述防腐水池上固设在高架平台上,且高架平台的高度在100厘米。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所述打气管距离池底部高度30厘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所述打气管的上开设有吹气眼,所述吹气眼向下倾斜30°,且所述吹气眼的直径为5毫米。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所述圆柱形空桶上设有3根螺杆搅碎棒,间隔120°设置。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废膜渣的减重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滑道为倾斜的滑道,其倾斜的角度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卓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卓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6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新产生生活垃圾2000吨智能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渣浆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