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栓捕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6715.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2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兵;李阳;徐澧;张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鞘管 切割 止血阀 捕获装置 推送杆 血栓 本实用新型 内腔相连通 剥离血管 血栓捕获 轴向贯穿 捕获器 活动地 中空的 穿装 近端 内腔 远端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血栓捕获系统,包括:中空的第一鞘管;与第一鞘管的近端连接的止血阀,所述止血阀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鞘管的内腔相连通;活动地穿装在第一鞘管及止血阀中的捕获器,其包括:推送杆,其轴向贯穿所述第一鞘管和止血阀;捕获装置,其连接在推送杆的远端上,所述捕获装置包括切割部,当所述推送杆带动捕获装置旋转时所述切割部用于切割血管中的血栓,所述切割部沿其旋转方向的横截面具有至少一处尖型前端以利于切割血栓。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有效剥离血管中的血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式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栓捕获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由于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形成血栓,而引起静脉阻塞性回流障碍的临床常见病,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居全球最常见心血管疾病第三位,仅次于心脏病和脑卒中。
目前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方法有:微创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保守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为支架取栓装置。其主要原理为:通过介入手术,将支架输送至血管栓塞部位,释放支架,利用支架的自膨胀性能嵌入到血栓内,然后通过与支架连接的拉杆回撤,将血栓从血管壁剥离,回收至回收鞘内,并撤出体外。然而,支架取栓装置通常仅对新鲜的小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好,主要应用在颅内取栓。而针对下肢深静脉、髂静脉、股静脉内体积较大的陈旧性血栓,由于:(1)支架的尺寸有限,无法包覆体积较大的血栓,当血栓的体积较大时,通常需要多次取栓,并且可能无法完全取出,有残留血栓的风险;(2)支架的自膨胀性不足以将陈旧性的血栓从血管壁剥离。从而支架取栓装置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血栓捕获系统。可有效剥离血管中的血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栓捕获系统,包括:
中空的第一鞘管;
与第一鞘管的近端连接的止血阀,所述止血阀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鞘管的内腔相连通;
活动地穿装在第一鞘管及止血阀中的捕获器,其包括:
推送杆,其轴向贯穿所述第一鞘管和止血阀;
捕获装置,其连接在推送杆的远端上,所述捕获装置包括切割部,当所述推送杆带动捕获装置旋转时所述切割部用于切割血管中的血栓,所述切割部沿其旋转方向的横截面具有至少一处尖型前端以利于切割血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捕获装置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部沿其旋转方向的横截面的两端为尖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部沿其旋转方向的横截面呈梯形、菱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捕获装置还包括收集部,所述收集部位于捕获装置的远端,所述收集部呈网状以用于收集被切割部切割下来的血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捕获装置包括多根支杆,每一根支杆的近端和远端向中心收拢固定在所述推送杆上,多根支杆的中部与推送杆平行且均匀的分布在推送杆的周围,所述切割部位于至少一根支杆的中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杆包括近端连接部,所述近端连接部连接在支杆的中部近端与推送杆之间,所述近端连接部与所述推送杆之间的角度大于90°以利于捕获器顺利收拢到第一鞘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根支杆组成中空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用于收集被切割部切割下来的血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6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体侧方开槽截骨术中瞄准器
- 下一篇:一种经胆道镜取石的球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