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巴氏奶杀菌装置和巴氏奶杀菌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0719.4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3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怀 |
主分类号: | B67C3/22 | 分类号: | B67C3/22;B67C3/26;B65B5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巴氏 灌装 杀菌装置 加热池 杀菌 传送机构 灌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 除味装置 提瓶装置 进入端 控制箱 送出端 二次污染 生产技术 送出 鲜奶 传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巴氏奶杀菌装置和巴氏奶杀菌生产线,涉及巴氏奶生产技术领域。该巴氏奶杀菌装置包括加热池、灌装奶传送机构和控制箱;灌装奶传送机构用于将灌装奶由加热池的进入端传送至送出端;控制箱用于控制加热池中液体的温度,以及灌装奶传送机构运行的速度,以使灌装奶送出时达到加热池中液体的温度。巴氏奶杀菌生产线包括真空除味装置、灌装装置、提瓶装置,以及的巴氏奶杀菌装置;灌装装置设置在靠近进入端的位置,以便于灌装后的鲜奶由进入端进入到巴氏奶杀菌装置中;提瓶装置与巴氏奶杀菌装置的送出端连接;真空除味装置与灌装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先杀菌后灌装容易引发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巴氏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巴氏奶杀菌装置和巴氏奶杀菌生产线。
背景技术
巴氏奶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加工而成的牛奶,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72℃-85℃的恒温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以液体状态灌状,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现有巴氏奶的生产首先是对鲜奶进行巴氏杀菌,然后再进行灌装,灌装过程容易引发巴氏奶的二次污染。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巴氏奶杀菌装置和巴氏奶杀菌生产线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巴氏奶杀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先杀菌后灌装容易引发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巴氏奶杀菌生产线,所述巴氏奶杀菌生产线包括上述巴氏奶杀菌装置,用于解决先杀菌后灌装容易引发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巴氏奶杀菌装置,包括加热池、灌装奶传送机构和控制箱;
所述灌装奶传送机构用于将灌装奶由所述加热池的进入端传送至送出端;
所述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池中液体的温度,以及所述灌装奶传送机构运行的速度,以使灌装奶送出时达到所述加热池中液体的温度。
可选的,上述巴氏奶杀菌装置,所述加热池包括设置在液体中的多个第一电加热管;
多个所述第一电加热管沿着所述加热池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可选的,上述巴氏奶杀菌装置,所述控制箱包括恒温控制单元和速度控制单元;
多个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均与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速度控制单元与所述灌装奶传送机构连接。
可选的,上述巴氏奶杀菌装置,所述灌装奶传送机构为皮带传送机构。
可选的,上述巴氏奶杀菌装置,所述皮带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上设置有灌装奶定位结构。
可选的,上述巴氏奶杀菌装置,所述灌装奶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爪,所述定位爪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铰接,且所述定位爪仅能够朝灌装奶前进的方向摆动。
可选的,上述巴氏奶杀菌装置,所述定位爪整体呈弧形,弧心位于远离所述进入端的一侧。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巴氏奶杀菌生产线,所述巴氏奶杀菌生产线包括真空除味装置、灌装装置、提瓶装置,以及所述的巴氏奶杀菌装置;
所述灌装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进入端的位置,以便于灌装后的鲜奶由所述进入端进入到所述巴氏奶杀菌装置中;所述提瓶装置与所述巴氏奶杀菌装置的送出端连接;所述真空除味装置与所述灌装装置连接。
可选的,上述巴氏奶杀菌生产线,所述真空除味装置包括真空罐,所述真空罐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罐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电加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怀,未经王永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0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注射泵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疲劳抗衰老海参肽蛹虫草复合酒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