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体脂肪骨膜下分离注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1656.4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比华利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肪 骨膜 分离 注射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体脂肪骨膜下分离注射针,包括接头、前端剥离部、注射针管、针口,其中针口在注射针管的侧壁,前端剥离部为钝化末端,所述前端剥离部的钝化末端有一个小斜平面,接头与注射针管无缝焊接在一起,接头中间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注射针管内的管道、针口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前端剥离部,注射针前端剥离部剥离骨膜后将颗粒脂肪注射骨膜之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体脂肪骨膜下分离注射针。
背景技术
自体脂肪注射填充一般注射在骨膜上及其上层的软组织,而对于某些部位需要进行骨性延长而达到更佳的外形效果,而骨膜下剥离剥开后注射填充自体脂肪,能达到骨性延长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体脂肪骨膜下分离注射针,用于解决向骨膜内注射自体脂肪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体脂肪骨膜下分离注射针,包括接头、前端剥离部、注射针管、针口,其中针口在注射针管的侧壁,前端剥离部为钝化末端,所述前端剥离部的钝化末端有一个小斜平面,接头与注射针管无缝焊接在一起,接头中间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注射针管内的管道、针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接头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前端剥离部的钝化末端到注射针管的针口的距离L为0.6毫米到5.0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注射针管外径为,1.0毫米到2.0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前端剥离部为钝化末端。
优选的,所述前端剥离部的钝化末端有一个小斜平面,用于在骨骼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前端剥离部的钝化末端有一个小斜平面的法线方向与针口的轴线垂直,小斜平面和针口在注射针管的中心轴线同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前端剥离部,注射针前端剥离部剥离骨膜后将颗粒脂肪注射骨膜之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体脂肪骨膜下分离注射针的立体图。
图中,1-接头,2-注射针管,3-针口,4-前端剥离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自体脂肪骨膜下分离注射针,包括接头1、前端剥离部4、注射针管2、针口3,其中接头1与注射针管3无缝焊接在一起。接头1中间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注射针管2内的管道、针口3连通。
所述接头1设有螺纹。
所述前端剥离部4的钝化末端到注射针管的针口3的距离L为0.6毫米到5.0毫米之间。
所述前端剥离部4的钝化末端有一个小斜平面,用于在骨骼上滑动。
所述注射针管3外径为,1.0毫米到2.0毫米之间。
接头1主要是连接注射器的,此段在成型的要注意不能有披锋等毛病,以免漏气,以致注射脂肪的压力不够,在模具设计时要注意在这段的外壁不能有合模线,外壁要整体出模。这接头的直径以利于加工生产为主,一般在5-20mm之间。
优选的,接头1的直径为10毫米。
优选的,所述前端剥离部的钝化末端有一个小斜平面的法线方向与针口的轴线垂直,小斜平面和针口在注射针管的中心轴线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比华利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比华利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1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部自体脂肪安全注射针
- 下一篇:一种内分泌科用积液取样装置